长孙缘带回了郑初静本就在李世民的预料之内,只是没有料到长孙缘会因此受伤,内力取用过度,导致丹田破裂,如果不能修养得当,那么很有可能会变成废人,李世民心疼自己爱的这个女人。
李世民安顿好长孙缘之后,就拉着郑初静了解情况去了。李元吉已经回来了,虽然早就知道自己回来,他也会回来。李世民必须抓紧时间,策划好整件事情,然后进行战前动员。
史上:公元626年七月二日清晨,在刚刚诞生九年的李唐王朝的皇宫的玄武门外,发生了一场兄弟相残的惨剧,整个事件所牵连的人命高达数百人,甚至动摇了唐朝在河北的统治。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
但是在长孙缘的故事里,时间提前不少,公元621年十月,长安飘下第一场雪,洁白无瑕。然而,过分的白,代表着绝对的黑暗,时间在这一刻停止、放慢,历史将在这一刻,由胜利者编写。
经过一系列的事件,秦王府与东宫间的矛盾持续加剧着。长孙缘虽然从来没有放弃弥缝,但是结果似乎比历史上还要糟糕。长孙缘面对李世民及其部署遭遇的不公和打击,越发警醒地意识到摆脱困境的紧迫感。长孙缘不能退缩,只能义无反顾地站在丈夫身后,和胞兄长孙无忌及房玄龄等秦王府僚共同给予丈夫毫无保留的支持。虽然历史上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三日,金星再次白天出现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当然唐高祖李渊将傅奕密奏“秦王当拥有天下”告知李世民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但李世民依旧处于生死存亡之际。
十月四日凌晨,李世民率领秦王府八百将士在玄武门设伏。鲜少出现的长孙缘出人意料地以秦王妃的身份出现在了李世民身旁,从容勉励将士。将士们无不感激秦王妃的亲自慰勉,因此更奋发无畏。
·····························································李世民安顿长孙缘离开后,万俟伤并没有跟随李世民马上离开。“缘儿,你也是医者,你身体的情况,你清楚吗?”万俟伤有点担心,长孙缘的身体经过这次营救郑初静,变得很不好。
“我知道。是不是会内力尽失,根底变差了?”长孙缘虽然询问着万俟伤,但是她自己基本上已经确认了这个事实。长孙缘早有预料,只是郑初静不得不救,不管是于私,郑初静是长孙缘的好朋友;还是于公,郑初静知道李建成的太多。
只是,长孙缘没有预料到还有自己不知道,“启禀王妃,您有了两个月的身孕。”长孙缘一惊、一叹,怎么每次怀孕都怀的不是时候呢?长孙缘觉得自己有点小倒霉。
长孙缘知道自己还有任务,几天后的事情自己是必须要参加的。只是,如果去了,还想要保住孩子,那么自己的一身内力怕是真的保不住了吧。没想到,自己还会有这样抉择的时候。
自己必须帮李世民,不仅仅是因为李世民是长孙缘的爱人,更因为相较于李建成,长孙缘无疑是更欣赏李世民的。但是李建成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很能得人心。当初李渊带着李世民在太原为起兵作准备时,李建成就带着李元吉和李智云在河东结交豪杰,为起兵拉人脉。后来的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有不少部将在见到李建成的人头后仍肯为之“死难”,而河北更是立刻大乱。这些情况都说明了李建成有“人杰之表”,能得“士民之心”。这当中,很可能还因为他的性格“仁厚”(拥有这种性格的人,通常不会傲慢辱人,反而多数能够折节下士)。
不过李建成的仁厚程度当然也很有限的。李渊在太原起兵,他为了逃难,只带上十六岁的元吉,扔下了十四岁的智云,结果李智云妥妥的被杀了。这当中具体发生过些什么事,会不会是因为当时时间确实太紧迫来不及回邸招呼李智云了之类的,长孙缘这些外人自然是不知道了。但是给人的感觉,还是很有可能是因为李智云跟李建成、李世民不是一个妈生的。
但李元吉的性格不好,生下来就因为相貌问题爹不疼娘不爱(人家说“儿不嫌母丑”,这里母却嫌儿丑)。这小孩子若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往往就会故意淘气以求引起父母注意,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顽劣的性格;加上又是一贵公子,在父母那儿憋的火难免就要往下人身上发泄,长期下来,暴躁的性格也就养成了。
在这方面,李元吉跟李世民正好相反,李世民从小就是家里的宠儿,尤其他娘喜欢得不得了,写字都亲自一笔一划地教,小元吉看见了不妒忌才怪。所以很可能这哥俩儿打小感情就不咋样。
而李建成作为大哥,年长元吉十四岁,性格又较仁厚。父母带着世民在外做官,他负责打理家里,肯定平时就比较照顾这个最可怜的四弟,所以元吉长大后极力帮大哥争位就不奇怪了。
而除平乱之时李渊曾许诺李世民之外,长孙缘清楚的知道李渊从未动过立李世民为储的念头。
早些年,李世民曾率领李元吉等人,在五陇阪阻击突厥。初时突厥势大,李世民于是以一百骑亲临突厥阵前,指责其负约南侵,又挑拨颉利和突利之间的矛盾;随后趁连天阴雨,算准突厥弓胶俱解,发挥不了作用,于是夜袭突厥大营,漂亮地撵走了突厥大军。此战中,李世民伐谋、伐交、伐兵,充分显示了其超人般的胆识与智谋。但平定江南,李渊为何不用李世民呢?而李世民又有没有主动请战。自从平定刘黑闼的起义后,李渊不想让李世民功劳太高,威胁太子的地位,以致造成内乱。
李建成在李渊建立唐朝后即被立为太子,顺便又封李世民为秦王,
第129章 命运·玄武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