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关爱,我也推辞不了,还请林伯伯和伯母不要见怪啊。”\n 林珊珊也帮忙打掩护,说道:“齐心的叔叔、婶婶们对他可好了,听说他要来咱们家,准备了好多礼物,齐心已经退还了许多了。”\n 齐心爱意满满地看了林珊珊一眼,说道:“这些东西都是自家产的,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什,还请伯父、伯母不要推辞了。”\n “那好吧,下不为例啊。”林教授终于点了头,齐心提着的心也终于落在了肚子里。\n “来吧,小齐,我正在写字,有没有兴趣帮我看看?”林教授悠然说道。\n 林母埋怨道:“小齐刚来,还没喝一杯茶,没吃一口水果,你就拉他去看你的字啊?”\n 齐心忙道:“我对伯父的字仰慕已久,能当面领略,那是三生有幸的事啊,这个好机会可不能放过。”\n 林母只好道:“好吧,好吧,你们爷俩去吧,珊珊,你帮妈妈去厨房准备饭菜吧。”\n “好的,我先洗手呀。”林珊珊轻轻推了齐心一把,满眼都是故事,齐心看得出来,这是让他好好表现呢。\n 齐心和她交换了一个眼神,跟着林教授进入了他的书房。\n 林教授的书房可不得了,说是汗牛充栋一点都不夸张,他可是一位真材实料的大学教授,知识渊博、才富五车、桃李满天下,这和他平时大量的阅读是离不开的。\n 宽大的书桌上,摆放着文房四宝,笔是湖州笔,墨是徽州墨,砚是端州砚,纸是宣州纸,老教授的吃喝用度可以不讲究,但写字必须要用最好的器具,因为他觉得,这是对中国文字的尊重。\n 宣纸上已经写了三个大字——“止于至”,应该还有一个字没有完成。\n 这三个字立意深远、欹正相生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不愧是大家的手笔。\n 林教授指了指宣纸上的三个字,说道:“听珊珊说,你自小也练过书法,帮我把这最后一个字补上吧。”\n 齐心一震,知道这是林父对他的考较。\n 齐心谦虚道:“在伯父这样的大师面前,我怎么敢献丑呢?”\n 林教授笑道:“试试也无妨,字如其人,我相信你一定会写的让我满意的。”\n 其实这是一道很难的题目,不仅考量齐心的文字功底,还要考究他的文学能力,“止于至”只有简单的三个字,但想接下这第四个字,却并没有那么简单。\n 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虽然我们从小学到大学都有涉猎,但所学不及万一,况且多年不用,很多年轻人早就把学到的东西还给老师了。\n 齐心知道无法推辞了,于是微微一欠身,说道:“那我就献丑了,还请伯父多多指点。”\n 说完,他缓步走到桌前,拿起了一支毛笔,沾饱了墨汁,在三个字之下,写下了一个“善”字。\n 这个字相比林教授来说,当然略显青涩,但他一笔而下、行云流水,藏锋处微露锋芒,有一股子年轻人的朝气,还有中不燥不润的沉稳,着实难得。\n 林教授有些惊喜地点了点头,说道:“写得好,年轻人有如此功底,可见也是下过功夫的。”\n 齐心说道:“从小跟爷爷学的,现在偶尔也会执笔,但跟伯父您相比就差的太远了。”\n 林教授哈哈笑道:“你也不必妄自菲薄,看得出来,写字方面你很有天赋,如果加以时日,好好练习,必有所成。不过,最让我惊喜的,还是你竟然能够续写出这个善字,《礼记.大学》这本书,年轻人看得可不多了。”\n 齐心腼腆一笑,诚实地说道:“我平日里读的书,大多是专业方面的,有关法律的书籍,对古代文学研究的也确实不多,不过‘止于至善这句话,是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引用的经典,他教导我们年轻人,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让清风正气、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n “说得好。”林教授不禁为之鼓掌。\n 房门被推开了,林珊珊端了两杯茶款款走了过来,她看到父亲的表情,就知道,齐心的表现让父亲十分满意。\n 林珊珊把茶给两人摆好,看到了齐心写下的“善”字,内心也是十分喜爱,说道:“这幅字送给我了,我要裱起来,挂到我的办公室里去。”\n 齐心笑道:“这原本是我的想法,没想到被你捷足先登了,不过还是不要挂在办公室里的好,这幅字虎头蛇尾,内行看到了,怕我写的这个字会玷污了林伯伯的威名。”\n 林教授哈哈大笑道:“这幅字你们谁也带不走,我要留下收藏,因为通过小齐的字,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当前我国青年的远大志向和抱负,这对一个教育学者来说,是十分欣慰的一件事。”
第120章 品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