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羿坤[2/2页]

月宰乾坤 谪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筒内密密麻麻,总共似乎竟不下五七百支,不知道此处完毕还会不会去其他地方设局。偏南方向有三副桌椅,桌上布些笔纸。
      这时有一个高大豹头环眼大汉士兵,手敲大锣咚咚直响,“大家让一下让一下了,北面相亲让一让把路口让出来”,人群闪出,大家才发现原来北面是通向一个丛林山包的小径,路上似乎少人行走或者清理,已有薄薄一层黄草。
      这时又走上四位士兵,一人从一点起步丈量,后面三人各自扛了一个中间涂红的草木靶子。分别是五十步,一百步,一百五十步,分次列开。
      下面围观之人纷纷议论,“哎呀,我们寨子能撑百斤弓射百步远的已经是最厉害的了。”
      “是啊是啊,二百斤弓、一百五十步?恐怕得李广将军在世了吧?嘿嘿。”众人云云。
      一切布置妥当,又是那位敲锣大汉,“大家安静,比赛马上开始,下面请三位判官入席。”
      说着西方人群出走上三人,第一人身着青袍,身材瘦削,确双目如炬,手持折扇行走间气势不凡,竟是一位白面书生。
      中间一人一身白衣,肤若凝脂,眉目秀巧,仔细一看才知竟是男子装束的一位女子,虽不使粉黛,可樱口若朱丹,雪腮飞红霞,更显素雅之美。
      最后的便是典型的粗犷大汉了,此人不知时间仓促还是彰显气氛竟是身披铠甲,腰挎宝刀,威武至极,加之肤色赤红,络腮大胡子,一脸刚毅严肃之气。
      慈航目光扫示几人,不由心头一震。
      “相亲们好,我是武王座下左将军裴邃,中间是武王千金佼兮郡主,最前一位是元天王元英。”说道名时,两人点头示意。
      一时又是纷纷议论,有些见识的老人知道,这可是武王下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此可见重视。
      武王此人名为祖荻,其守卫的玉门关与昆仑乾元派镇守的水云间合称中原地区西北屏障,是胡人入侵中原必经之路。其武学修为自然极高,而且精通兵法,为妨胡人南下守边二十年,正值八王之乱,中原割据。
      武王中原一代本是同宗同祖,征战杀伐不义,而胡人南下种族侵犯必是灭顶之灾,于是从不参与内间争斗,却对异域严防死守,各主上深谙其意,对这位前朝元老倒是尊崇有加。
      某种意义上讲,二十年间中华九州征战之所以未能大规模化,性质恶劣化,他作为隔离外族者功不可没。其下良将勇士无数,其中旗下五大天王曾让胡夷闻风丧胆,分别是扬武将军檀道济,参军萧摩诃,莫敢当少将韦睿,辅国天王裴邃,还有就是元医师元英。
      五人各具神通,各具传奇。而武王生有一儿一女,女儿祖佼兮,儿子祖僚兮。都已长大成人,独当一面。而此时来了便有两个天王。
      其中裴邃守将十八年,战功无数,曾有率残部二十人阻击胡人八百人两日一夜的战例,为大部队救援赢取了宝贵时间。是胡人的噩梦,如今却因年事已高,而且战伤旧疾较多,已被武王派往二线后勤人员粮草补给及训练士兵等事务。
      而元英年方二十,却独具慧眼,明察秋毫,识人断相乃是一绝,为武王推举的不少良将贤才,此次招兵他来再合适不过了。
      佼兮随行更多是辅助作用,增加历练,此次到来竟当起了记录文吏,毫无郡主盛气凌人之威。
      锣鼓三通,竞赛开始,只见士兵维系,人人先登记,然后有秩序依次取弓搭箭射靶。不时传来一阵叫好声,或者力不能及出丑的大家就喝声倒彩,倒也热闹。
      只见第五个大汉赤膊上阵,一去就拿起了二百斤巨弓,众人也是无不惊叹,充满期待,此人瞄向百步靶心,一击而中。
      第二箭射向一百五十步,只听他拉开牛皮打工铮铮作响,此弓力度极大,虽他尽了全力但远不能张满,颤抖之中难免不稳,终于偏下一些不能击中。
      众人无不为之叹息,不过按照取最好成绩,他第一个的记录已经是最高了,很多人对他看好。
      他是本地出名的老猎人,众人无不拍手喝彩,连一直神色威严的射箭能手裴邃也不禁点头。而其间元英不时看向场中,倒是佼兮不住低头记录登记人员,及所得成绩。
      慢慢的排长队登记的有的撤开了,因为看到比自己强壮的人成绩都很一般,有自知之明就知难而退了,也有一些不服气继续排队等着登记。
      羿坤倒也不急,观看赛场,弓力道之大,和距离之远让他们也心中嘀咕。
      马上排到了,又续几人结果不佳,观众热情有些下降了,这时轮到羿坤了,他自信满满,走近拿起牛筋大弓。
      正取箭时,羿坤突然发现,武器架尽头竟站立一只金雕,因个子较小又居于暗地所以远处并未察觉。此弓乃犀骨与牛筋所制,颇为沉重。

第2章 羿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