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为止,事情的发展皆在她的预料之中。
孔青苗不紧不慢地在屋里梳洗打扮一番,不禁又想起孟清意说过的话来。首辅大人杨廷和同时召了三位世子进京,想必是将这三人当成了储君人选。
但凡史书上有记载的太子位之争,大都是由皇帝或者大臣出题,皇子们作答,然后挑选出人品最佳、才学最出众的一个立为储君。可眼下这状况算怎么回事呢?
两个人在京城斗得头破血流,还有一个拿着入场券却进不了门——难道这也算是皇帝资格考试的一部分吗?
不过,从老爹的天乩术上看,皇帝没那么快驾崩,赵肃只要还活着确实就还不算出局。而且,从兵法的角度来看,现在这种敌强我弱的局面确实不好硬碰,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也是个明智选择。
这时,徐夫人传话过来让她去正厅吃晚饭。
孔青苗看看窗外,天色还早。估摸着大哥这会儿已经在祠堂祭拜完祖先,跟孔家庄的男人们在厅上说话;等到了晚上,各房各院肯定要过来吃接风宴的,顺便商量今年开镰收麦子的事——这是孔家庄的正经大事,关系到家家户户明年是吃肉还是喝汤。
孔青苗对男人们这些所谓大事完全不感兴趣,但是一想到孟清意肯定也会过来,便立刻起身,朝正房厅上去了。
孔家庄的格局,是典型的北方大四合院,长房正厅位于孔家庄中轴线上。依着祖辈的规矩,但凡节庆祭祖或是有大型宴席,除了家主和主母以外,所有男宾外客由正门直道而入,无论是去祠堂、正厅还是找帐房办事,直来直往都很方便;但是本家女眷却不能走正门,只能从东西跨院的侧门走,曲折绕过三四道回廊,再从正厅边上的侧门迂回进入主厅。
无论吃饭还是祭祖,孔家庄的男女宾也都是分开的,原因大概类似于男女授受不亲、女眷不宜抛头露面之类。
以前孔家主母管事的时候,这是人人都要遵守的铁律;但是,自徐夫人当家主事之后,便有了例外——大小姐从来无所畏惧,想走哪个门就走哪个门,爱怎么走就怎么走。
孔青苗从西厢出来,大摇大摆地刚过了正房外院的垂花门,就闻到一股烟熏火气的味道,不禁皱眉:也不知是哪个院在烧艾?五月节早过了,怎么还有人烧这劳什子。
正在疑惑,一抬眼,就瞧见院里头几个面生的半大小子,各个手里拿着根干枯的艾草在嬉戏打闹,见她走近,便停下来,十分好奇地围上来,瞧着她傻笑。
也不知是谁家的熊孩子,怎么见了人连个起码礼数也没有?
孔青苗心里不悦,只是懒得搭理。今天晚上是大宴,估计各房各院都会过来,保不齐是哪房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家小孩呢。
她权当是没看见,提起裙子刚要进门,却听边上一个小子冷笑道:“这是哪来的野丫头?懂不懂规矩?正门岂是女人能走的?”
孔青苗岂是好脾气的,当即瞪眼怼回去:“这是哪冒出来没教养的小崽子?跑别人家里撒野?哪里就轮到你多管闲事?!”
那小孩一吐舌头:“好凶的野丫头!”
孔青苗不耐烦道:“我懒得跟你废话,你家大人呢?……叫他滚出来挨打!”
第83章 不吉利的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