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城门外。
燕舒灵仍是穿着往常的灰白道袍,头戴着白纱帷帽,背着长剑,端坐在马上,跟随着王府派来的护卫缓缓前行。
等着进城的百姓排着长长的队伍,要等城门官检查完毕后才能入城。果然,京畿要地守卫森严,规矩自是比武陵县城要多些。
赵腾接到宫中急诏,已经先行入京了。燕舒灵料理完观内的琐事,才独自跟着赵腾留下的亲兵卫队动身上京。
顺王府的令牌果然好用,只是耽搁了片刻,城吏便满面堆笑地分列两旁,恭迎众人进了城。
京城的繁华果然不同于别处。街道十分宽敞,市井中的买卖铺户也多,确实比武陵县要大,也更热闹得多。
燕舒灵平时极少离开道场,如今也是头一次上京。热闹的街市上,铺户里各种新鲜玩意琳琅满目,她的目光透过白纱,忍不住往熙熙攘攘处张望。只是碍于出家人的身份,又代表了武陵观,哪怕是心里再好奇再不敢过太表现出来。
她自幼拜入武陵神君门下,首先学习清规戒律,接着便是各种修习心性的经书,活了这两千多年,几乎没有离开过武陵观,哪怕偶尔外出办事也都是速去速回从不耽搁。
那时候,武陵观虽然名气很大,但并不像现在这样的规模,只是紫霄山顶上一座普通的道观而已。偶尔会有人上山来寻找,求他去降妖除魔什么的。观内也没什么人,只有几个道行浅薄的小妖打扫庭院,日子当真是清心寡淡得很。
在此之前,莫问从没有收过弟子,也无此打算。收徒弟是件很麻烦的事,而且责任也很大。
燕舒灵当时还不过是个七八岁的小姑娘,一个普通的凡人,刚刚遭遇灭门之祸,为躲避歹人的追杀而躲入山林,被山上的小妖救下送到了武陵观。莫问一向独来独往惯了的,原打算收留她几日便罢,迟早是要送走的——然而当时的燕舒灵万念俱灰,不求生、亦不求死,只求能留下。
莫问无奈,只得暂时同意让她留下,但同时立下无数条规矩,还让她日日都抄写经文并打理整个道观。本以为她会知难而退,但小小年纪的燕舒灵竟是一样不落全部做到,让莫问实在挑不出将她赶走的理由。
固执,专注,但悟性极佳,资质不差,她的一片赤诚终于打动了莫问,这才被收为首座弟子。也正是因为她,武陵观才空前繁盛起来。
莫问对她管教很严,然而她自己也是将‘严于律己四个字做得十分彻底。她做事向来一板一眼,刻苦勤奋,争取每件事都能做得让人挑不出毛病来。只是美中不足,有时候莫问觉得她有些迂腐,甚至是有点笨,他明明开玩笑的随便一句话,她也同样会认认真真地记下来。
曾经有一回,莫问有些惋惜地对她说:太过刻板,就失了活泼可爱。你好端端一个妙龄女子,去享受丰富美好的凡间生活多好,非得把自己搞成个了无生趣的师太,又是何必呢?
 
第52章 进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