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正在暗地里较劲的两人猛然一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孔啸山一脸木然地答道,也不知母亲为何突然就问起功课来。
徐氏眼皮也没抬一下,手中仍在奋笔疾书,说:“青苗,接着背。”
“哦。”
孔青苗眨眨眼,只得把手缩回来,认真背诵起那段《劝学》。虽然不太流畅,但中间字句未有疏漏,勉强算是背诵下来。
待她背到最后一句,徐氏便搁了笔,将信纸折了封入信封,递给孔啸山:“吩咐底下人连夜送到县城神机营,不得有误。”
“是,母亲。”
孔啸山上前一步,双手接过,临出门时还不忘白了青苗一眼,似乎还有些小人得志的意味?
孔青苗满心好奇,在他将信收起的瞬间,瞥见封皮上分明写着“孔啸海”三字,原来母亲方才是在给二哥写信?还要连夜送出?这么紧急,难道是跟今天的土匪有关么?
心里一阵疑惑。
见母亲此时神色稍缓,孔青苗便嬉皮笑脸地凑上前,一下滚进母亲怀里撒娇:“娘,怎么你回回都只问我的功课,却不问小山?搞得倒像是我要进京赶考一样!”
徐夫人此时一改方才的严肃,满是宠溺地摸着女儿*的发丝,缓声道:“只因你是女儿家,才须得比他更加努力才是。”
孔青苗扁扁嘴,像是自语道:“他念书是为了功名,我这又是图的什么?”
“念书当然不是为了功名。”
徐夫人说道:“我叫你背书,难不成你以为就是为了叫你多识几个字而已么?读书是为了启智明理,教你遇事要多动脑子——这么漂亮的小脑袋,可不是为当摆设好看用的!”
说着,徐夫人点了点她灵巧的小鼻子,孔青苗却赌气地一扭头,不满道:
“我自幼与小山一同念书、一起长大,诗词文章又哪里比他差了?偏他就能考取功名,让全家人都以他为荣!就显得我好像很没本事一样……”
徐夫人笑道:
“你若是个男孩,善文可学啸山,博个功名便可光宗耀祖;善武可学啸海,战场上一番厮杀,为国尽忠,亦可拼出一片天地来。若文武双全,如你大哥一般,将来接手家族事务也不错。可你偏就是个女儿,想要有所作为,就注定了将来的路要更难走些。”
孔青苗拧起眉头,抱怨道:“三房、四房也有女孩,人家整日里除了吃睡就是玩!就没见哪个像我一样要学这个、学那个!学便学了,可如今到头来,空有一身好本事却无用武之地,唉。”
孔家的女孩念书大都十分有限,多半是教养到十五、六岁上便寻个合适人家嫁了,然后相夫教子,皆是一辈子安分守己、唯唯诺诺的妇道人家,从来就没有出过像她这么出挑惹眼的人物。
徐夫人眯起眼睛,试探道:
“怎么,你想学她们?若你只打算长大了嫁人、以后就靠男人的恩宠过日子,我倒也懒得这么费心费力地教你。”
第6章 徐夫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