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422章:无谓的大秦,前进吧![1/2页]

抗战之我是大军阀 截教·小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当大秦帝国的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太平洋舰队在不断的清理美军的物资时。
      在阿拉斯加的戴安澜却是不甘寂,寞了!
      一九四三年七月二十一日。
      已经准备就绪的戴安澜开始在准备拿下整个加拿大,威逼美国真正本土的战役了。
      ...............
      “诸位!如今我们已经拿下了加拿大的整个北部,但他们的中部和那部还不在我们的手中。
      现在海军已经在太平洋上击败了美军的太平洋舰队。
      我估计他们下一步就是要进逼美国的西海岸了。
      我们在这里准备了这么久,也是时候动一动了!”
      这是戴安澜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可以说这也是一次重大的军事会议。
      现在美军已经再次增派了四百万军队在加拿大。
      这人口过亿的果然就是不同,小鬼子只有几千万的人口,大秦帝国和他打几次大的战役,就要让他元气大伤!
      这美国,上一次损失了三百多万军队,现在又调集了四百万过来。
      “这一次进攻,我们照样以战略轰炸机开路,重炮轰击。
      装甲部队冲锋,补兵跟上的原则!
      不过这一次,我们的重型轰炸机,将不会再是青龙轰炸机,而是另外一款轰炸机!”
      戴安澜说完之后就将一叠照片放在了桌子上。
      “这种轰炸机被陛下命名为末日级轰炸机。它左右翼展长度为70.2米,前后长度为49.4米。高度为14.26米。
      他的速度为七百公里没小时,巡航速度为五百公里每小时左右。
      他的实用升限为两万米左右。
      而他的........”
      戴安澜说道这里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他的航程为一万六千公里,载弹量为四十吨!”
      “四十吨!”
      “一万六千公里?”
      戴安澜手下的这些将领很明显就被这个数据给震惊到了。
      刚才的时候,其实他们就已经被他的速度震惊到了。
      七百公里的时速,这都比得上螺旋桨战机的速度了。
      而实用升限,两万米!
      这个高度,那一款战机能够伤害到他?
      最为关键的是,他的航程是一万六千公里,也就是说他的作战半径可以达到八千公里了?
      如果是这样说来,整个北美都将会在他们的轰炸范围之内?
      而他的载弹量!
      四十吨!
      四十吨啊!
      现在大秦帝国最大的青龙轰炸机,载弹量也不过是十吨罢了。这已经是被他们视为很牛逼的存在了。
      结果没想到现在跑出来一个载弹量为四十吨的轰炸机!
      其实要是有一名后世的军迷在这里,肯定能够认出来,这款末日级轰炸机就是美国二战后才开始正式改进装备的B36洲际轰炸机!
      没错,就是洲际轰炸机,他已经脱离重型轰炸机的范围了,而是更高一级的洲际轰炸机。
      八千公里的作战半径,这代表着只要大秦帝国再占领了非洲,整个世界都将会在大秦帝国的轰炸范围之内。
      其实这款战机,韩斌在之前的时候就已经想要拿出来了。
      不过为了不磨灭汉族的创造性,一直都没有拿出来。
      他就想着等喷气式发动机研制出来之后,自己再给一些东西,希望大秦帝国能够自己创造出来。
      这款战机有十台发动机。
      其中六台活塞式发动机,四台喷气式发动机。
      不然他也没有这么恐怖的性能。
      而在喷气式发动机研制出来的时候,韩斌就已经让人秘密的研制这款战机了。
      他们果然不负众望,在几个月之后就研制出来了这样一款战机。
      不过那个时候还是初期的型号,韩斌肯定是不满意的。
      就再给了他们一点东西,让他们改进。
      事实证明,汉族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
      曾经他们创造了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如今他们再次研制出了这款改进型号的末日级轰炸机。
      既然研制出来了,这就好办了。
      他让那些轰炸机制造厂开始全力生产这款轰炸机。
      同时为了能够尽快的击败美国,基地也开始全力生产。
      不过这种轰炸机,就算是基地,一个月的产量也不会太高。
      大秦帝国的生产力,一个月才区区几百架!
      不过就算是只有五百架,以每架四十吨的载弹量。
      五百架战机一起起飞,那也能够携带两万吨炸弹。
      而现在,戴安澜手下的军队装备了一千架这样的轰炸机。
      其余的数量,都被韩斌留在了国内,准备下一步进攻印度的时候使用。
      .........................
   &nb

422章:无谓的大秦,前进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