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1章 记者会(五)[2/2页]

我是光绪的替身 佛祖降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那女记者说:“我曾与马克思先生做过邻居。”
      吴大佛惊喜地笑了起来,说:“这么巧?太好了,有空我一定要向你了解一下我们的**导师。”
      吕方低声说:“老师,她问的是工人和农民的问题。”
      “哦,对了,”吴大佛拍拍脑门,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德国和英国的经济规律和工业生产,同时也研究了欧洲,主要是西欧的历史沿革、哲学思想,然后得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些思想和理论对于人类来说都是有益的知识。但不代表这些理论就可以完全地适用于**的实际。英法德三国都是工业**的先进国家,有大量的工业,也就有着大量的工人,工人在国家的人口中占比较高,所以有助于进行工人运动。这是欧洲的现实。
      “可是在**呢?**是个典型的农业国,工业化程度非常低,只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有少量的工厂,而且发展程度非常低,市场上流通的绝大部分产品都还是手工制作的,而非纯工业品。**的人口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是农民,工人占比极低而且非常分散。如果我们完全依靠工人进行**,相当于要用极少数、且力量薄弱的人去对抗封建地主和资产阶级压迫者,这些压迫者无论财富、还是社会资源,甚至人数都要比工人更多,**能成功吗?而农民,同样受到封建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压迫,虽然农民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我们只要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就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你想想,如果我们能发动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五的农民去**,推翻压迫者,那不必单纯依靠工人要强得多吗?“
      德国女记者说:“所以,吴先生是使用了马克思的思想,但又不完全遵从马克思的思想?”
      吴大佛说:“马克思的思想中最重要的观点是什么?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他提供了思想,我们遵从他的思想使用另一种符合**实际的方法完成他的理想,这算是遵从吗?这难道不算是遵从吗?”
      一个奥匈帝国的记者站起来说:“吴先生,您评价了后世**与各国的关系,请问**与奥匈帝国之后的关系是如何发展的?”
      吴大佛低头思索了一下,说:“我不好说,嗯,我这么说吧。**九成人口是汉族,主要说汉语用汉字。日本都是大和族,说日语用日文。英国基本上都是盎格鲁撒克逊人,说英语用英文。俄国基本上都是俄罗斯人,说俄语用俄文。法国多是法兰西族人,说法语用法文。德国基本上都是日耳曼人,说德语用德文。奥匈帝国的主要民族和主要语言是什么?”
      那个奥匈帝国的记者说:“主要是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语言主要是德语和匈牙利语。这说明什么?”
      吴大佛说:“我只能提醒到这里。下一个问题。”
      奥匈帝国的记者还想问,被日本记者拉住了,他高声说:“别问啦,都说得很清楚啦,你的国家分裂啦。”奥匈记者一听,愤怒地一甩袖子,走出了大堂。
      吴大佛有点同情地看着他离开,当得知自己的国家即将分裂,谁会有一个好心情呢?

第91章 记者会(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