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军事会议结束之后,吴大佛向李鸿章再次提出了要回天津,李鸿章抬头看了看天说:“看着天色,马上要有暴风雨了,若是坐船回天津,得明日安排船只,一路不安全,还颠簸,我怕吴参谋受不了。若是走陆路嘛,路途遥远不说,一路都在打仗,日军的斥候肯定四处活动,吴参谋的安全可就难以保证了。老夫向太后保证过吴参谋的安全,可不敢让吴参谋身处险境。”
吴大佛说:“我来北洋水师的事太后也知道?”
李鸿章说:“吴参谋还不知道?太后对吴参谋可关照得紧呢,生怕有所闪失。你毕竟是天使,你再怎么说自己是个普通人,这来历,这身份都不一般。太后今年刚六十,可不想得罪天老爷子。”
这一说,让吴大佛心里五味杂陈,被人关照自然是好事,可这么一来,自己好像被监视似的。不过海路确实要看天,陆路也确实遥远且不安全,还是多待几天吧。
接下来的几天,李鸿章拉着吴大佛去视察了几个军事要地,看着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还每天顶着日头海风去视察,吴大佛也不好意思推脱。
李鸿章一边走,一边向吴大佛讲解这些设施的来历,特别是袁保龄在修建旅顺港时的功绩,李鸿章如数家珍。“这个袁保龄,就是袁世凯他叔叔。你见过袁世凯吗?”“没有。”“你向皇上推荐袁世凯任鸭绿江统帅,被太后否决了。”“为何?”“个中因素,我不好说,但说起来,无非就是淮军出身,专制朝鲜之类的。”“李大人认为是翁同?的清流们反对吧?”
李鸿章停下脚步回身问吴大佛:“你以为袁世凯是什么人?”
“他有成为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潜质,若是平台和机遇合适,自然能够名震天下。若是运气不好,比如生病病死了,那自然会有另一个人来接替他。”
“我是说,他会服从朝廷的管制吗?”
“李中堂,你的想法或许还保守了一点。放开来想,大胆一点,若是天下混乱,纵使朝廷还在,又能奈他如何?乱世英雄,服的是实力,而不是名头。朝廷强大,则枭雄俯首,朝廷暗弱,则百鬼夜行。朝廷的难处你我都知道,用有能的人嘛,对外能打赢,若是不服管,皇室该怎么办?用无能的人嘛,皇室是保住了,对外连连战败又如何得安?”
“你是帮皇室还是?”
“我帮大清,帮中国。谁与中国作对,谁就是我的敌人。至于如何判断敌人是谁嘛,李大人应该很清楚我的立场了。”
“老夫五十年前,就很清楚了。”
吴大佛想了半天,才明白他的意思,他是说自己太年轻了。这不由得让吴大佛想起了一句话:不轻狂能是年少吗?
三日三夜的暴风雨结束之后,吴大佛才踏上归途。离开之前,吴大佛将一份建立北洋情报机关的设想交给了李鸿章,希望他能予以重视。
这次是白天行船,幸好风平浪静,幸好早上吃的是馒头榨菜,幸好备足了生姜大蒜和药酒,幸好有个随行的人会缓解晕船,幸好吴大佛经过两次的远航有了一定的抵抗力吴大佛上船半天后才晕,也就晕了半天而已。
到天津下了船之后,因为没有紧急行程,吴大佛在天津住了一晚,顺便逛了逛大名鼎鼎的天桥。果然是杂耍卖艺一条街,行武跑镖半天津。看到了一些现代已经失传的手艺,总算是不虚此行。
坐火车回到北京后,吴大佛风风火火地赶回住处,他要赶紧把东西送出去。蟠桃在旅顺耽搁了几天,有点坏了,结果玲珑左挑右挑,只挑出来三个还算完好的,没办法,只好切成小块,每人分了一块吃。盘算下来,一小块蟠桃值到了一两银子,吴大佛可肉痛了。
万寿庆典的进行并不因吴大佛的离开而有所停顿,节目的排练和电影的拍摄都已规划好,就等他来拍板了。
但还没等吴大佛琢磨出个机巧,便被太后召见了,而且光绪也在。
第35章 旅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