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被列强欺负。”
“怎么增强呢?”
“一开始,朝廷走的是增强决策能力,但在这条路上,很多人提出的很多方法都受到朝廷中的保守势力的阻挠,你也是其中之一。在经历过不少动荡之后,大清决定加强执行能力,于是军队发展起来了,结果因为决策能力不足,导致大清被军队推翻。因为军队强,所有的决策都以军队为中心,又导致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你要我支持什么?”
“朝廷现在的大部分决策,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持皇室的存在,太后有一句话,我不知道她现在说了没有,叫做‘宁与外人,勿于家奴。”
“你这是要我谋反!?”
吴大佛想了想,自己是这个意思吗?“曹操是汉臣,所以没有代汉。但曹丕不是,所以魏代汉,但基础在曹操。司马懿是曹丕的臣,所以他不敢动。司马昭司马炎不是,所以晋代魏,但是根基在司马懿。你是大清的臣,所以你不敢谋反,你儿子呢?你的属下呢?我直说吧,大清就是亡于北洋之手。这样你理解了吧?”
“我一心向皇上,此心可鉴日月,我绝不会做为祸大清之事。更何况,朝代更替,哪是这么简单的臣不臣能说得完的?”
“那你说是什么原因?”
“天下大势。”李鸿章说。
“那现在的天下大势是什么?我知道,你难道就不知道吗?太后和皇上他们就不知道吗?大清已经腐朽,若不趁着还有力气强力改革,甲午战争之后,就回天无力了。”
“你所谓的改革,就是推翻爱新觉罗皇室?这可是灭九族的大罪啊。”
“你家的世代富贵都依托于大清,所以你的家族会维护大清,成为保守势力。我理解。有些家族的世代富贵不依赖于大清,甚至有些人就没从大清获得富贵,那他们自然就不会维护大清,甚至会顺应时代大势推翻大清。在历史的车轮面前,你是推车、挡路、还是让路呢?所谓灭族大罪,大清都完了,谁灭?杀一人抵命,杀万人称王,你应该比我更懂这个道理。”
李鸿章没有说话,吴大佛继续说:“中国的决策能力,一定要加强,而且一定会增强,谁敢阻拦,谁就会被人民被历史被时代所抛弃。决策能力不是出于一人,既不是皇上,也不是太后,而是出于一个群体。只有这个群体的每个人都是从大局出发,而不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决策,才能给国家带来稳定和繁荣。我可能太天真了,你是保守势力的代表,我跟你说这些实在是对牛弹琴。但我希望你明白,将来,即使你拼命维护的大清的这个国号还在,里面做决策的人,也一定要成为更加现代化,更加先进的一群人。”
“呕”吴大佛终于忍不住了,将一肚子的面条都吐到了海里。
对了,吃了面条容易晕船,吴大佛怎么把这点给忘了呢?真是活该。
待吴大佛吐干净了,瘫在甲板上,李鸿章说:“大清要亡,我纵使拦不住也不会去推,大清要兴,我自然是愿意出力,但休得指望我听从你的摆布。”
吴大佛有气无力地说:“这个时代的大潮是战争与革命,谁抗拒改革,谁就会灭亡。北洋水师只是表面上的先进,根子上还是沿用了一套腐朽的制度。刘公岛和威海港上的这么多烟馆和妓院,水师官兵肆无忌惮地走私,军港管理之松懈,恐怕你比我更清楚。官兵们根本搞不清楚自己是谁,为谁而战这种事。我一直说大清师必败,败在哪?就是败在这里。希望水师的覆灭能让你清醒一点,不革命,必有战,战必败。”
一个大浪打来,致远号又颠簸了一下,吴大佛在甲板上滚来滚去,急忙抓住李鸿章的椅子稳定自己。李鸿章说:“来人啊,送吴参谋回舱休息。”
几个水兵跑了过来,扶着吴大佛踉跄着来到了船舱。王全见吴大佛过来,忙将生姜块塞到吴大佛的嘴里,手上抹着药酒搓他的虎口和人中。忙活了大半天,吴大佛才回过气来,抱着王全痛哭流涕:“王全啊,我以后打死我都不坐船了。”
王全拍着吴大佛的后背说:“哦哦哦,不哭不哭,坐了这一回以后不坐了,不坐了。”
第34章 李鸿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