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追究的时候,现在是朝廷要有一个主心骨。”
“庆郡王多与洋人交涉,可否为议政王?”
“臣老朽,不堪此任。与洋人叨叨嘴皮子还可,这朝廷的主心骨,臣无能,请太后恕罪。”
“你老朽,你比我还小四岁哪,这大清还得我这么个老婆子撑着不成?”
众人都不说话。
太后突然看向吴大佛:“吴大佛,你昨日是不是向玲珑求婚了?”
吴大佛本来是撑着下巴看戏的,听到这里不禁坐直了起来:“呃,太后这么快就知道了。”
“玲珑的父亲是镶蓝旗的副都统,镶蓝旗都统的位子也空了好多天了,就给他吧。你娶了玲珑,也就是镶蓝旗的人了。”
“不是说旗人嫁女。。。”
“吴参谋,还不谢恩。”李莲英在一旁催促。
吴大佛站起来拱手,荣禄说:“吴大佛,你现在是旗人了,面见太后要磕头。”
吴大佛明白自己这个头是避不过去了,便跪下来向太后磕头说:“多谢太后。”
太后说:“你起来吧。”
待吴大佛站起来,太后说:“今日皇上遇刺,吴大佛临危不惧,穿上皇上的衣服替皇上吸引了刺客的刺杀。又在午门前亮相,安定了臣民的心思,破除了皇上遇刺的谣言。目下皇上不能视事,我建议由吴大佛作为皇上的替身,代领朝政。”
“那,朝政由何人而出?”翁同?问。
“自然是皇上口谕。吴大佛知道后世之事,只要提出大概的方向,具体落实自然有诸位大人。”
“若大家互相之间有冲突怎么办?”
“吴参谋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有冲突,找条对的路不就行了吗?”
吴大佛:“历史就是一出戏,原本我只是来给你们看剧本的,现在却要我做演员,我怕我做不好,反倒演坏了这出戏。”
“在你的剧本里,大清就是一出烂戏,那么好,由你来演,再烂,也不会烂过原本的戏本吧?”
吴大佛下定决心:“好,这个角色我演了。不过,我希望在场的各位,包括太后,能为我写一个条子,我将照着这个条子上的事去做。”
“什么条子?”
“上面有一句话:当公差时禁饮酒。然后各位都在上面签字。”
“‘当公差时禁饮酒?这不是自然的吗?”
“各位,看起来这是个小事,但是现代这就是个大事,而且对于皇帝来说,这是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希望诸位能给我这个工具。”
“怎么给?”
吴大佛从书桌上取了张纸,请张之洞在上面写了这七个字,然后将纸笔递到太后面前说:“请太后签名,或者盖印,都行。”
太后看了吴大佛一眼,示意李莲英盖印,于是李莲英便在纸上盖了后印。再然后,在场的诸位大人都在纸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吴大佛收起纸条,说:“我需要怎么做,各位可以提出要求,我全力配合。而这件事是可以帮助大清快速增长国力的事情,由我自己来做,各位既然签了字,就请配合我。我不会让各位失望的。”
这时,太医进来报告说:“太后,皇上的血止住了,但是现在皇上还很虚弱,需要静养。”
“静养多久?”
“短则半月,多则半年。”
太医退下后,太后说:“诸位都清楚现在的形势了,自现在起,皇上的身形便由吴参谋暂代,寇连材,你带吴参谋去熟悉皇上的生活起居,在此期间,你一步也不能离开他。”
吴大佛向大家拱手,然后便离开了永寿宫。
回到养心殿后,寇连材便向吴大佛说明光绪的日常生活,起居事项等等。
“如果皇上的妃子来找,怎么办?”
“从来只有皇上找妃子,没有妃子找皇上。”
“我听说每月初一十五皇上都要去皇后处。”
“皇上许久没去了。”
“呃,皇上好像很疼爱珍妃。”
“珍妃见皇上也要皇上许可。”
“那就好。不过几天还好,长了就不行,恐怕还得太后想办法,或许可以让珍妃到永寿宫去陪皇上,这样也免得麻烦。”
寇连材亲自操刀,给吴大佛剃掉了大半头发,只剩下脑后的一缕,然后又拿出光绪的衣服让吴大佛试。几经打扮,终归是长得像一点了,隔了几米看,还真有点分不清,然后寇连材又教吴大佛怎么用光绪的语气说话,怎么走路,怎么坐,怎么喝茶拿书等等。
忙到后半夜,两人才感觉疲惫不堪,各自找了张床睡下了。
第21章 替身登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