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7章关于这本书[2/2页]

触不可及 睡完就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找死,而是求死。
      这算是我愿意去表达的一些东西。
      而在来说是主角本身吧。
      我到最后几张或者是中间时而有时,而无会去强调一些主角本身存在的意义。从刚开始的时候,他曾经说过自己为共产党办事是一件天经地义,是刻在骨子里边必须要做的事情。
      而之所以说这句话,并不是他认识到了共产党为人民带来幸福,或者是说共产党正在为人民办事。他只是相信了李子敬,而李子敬背后是共产党的一个地下战士。所以他也无条件相信了共产党。之后也有这样的代表,如何耐,路透生,齐和民,朱景龙。很多很多在他面前死去的那些战士们,我都会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他们眼睛中有光,在死前会面带微笑。
      在此前面带微笑,其实已经不符合事实,毕竟遭受过。非人的折磨以及待遇之后,未必能够再挂上笑容迎接死亡。但是更加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一个共产党的形象,是愿意为人民而牺牲。
      主角虽然不知道共产党到底是做什么,或者是他到底干什么,但是他能从这些人的影子中隐隐约约地看出共产党真正存在的意义。所以他才无条件相信了共产党以及为共产党办事。
      而在之后,我也确实说明主角他一直是在为个人办事,是因为这些死了的人在他身上承担的那些责任。让他不得不去做一些爱国爱民的事情。
      其实我本质上并不想这样去说主角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他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是因为他看到太多人的死与自己有关,认为自己并不配做一名真正光荣的共产党战士。他认为真正的共产党战士是为人民献身,是为别人付出。而前面我所说的那些人,都是他的楷模,但是至今从第一章到最后一场,都没有去做到这件事情。所以让主角产生了一种不配做一名光荣的共产党战士的这样的想法。
      到了最后几张,他跟朱景龙的对话中,也说明了这样的心思。他愿意做一个在暗处活动的人。能够为共产党办事以及愿意办任何的事情。
      最后一章候鸟,我也这样讲到。没有人办法去记录他,是因为主角本身不愿意被人记述。始终相信那些为自己献身呃更是为祖国献身的人民战士。需要被人记住。而不是依旧苟延残喘到现在还活着的他。
      所以就算到了最后,他也坚持的认定自己不是一位合格的共产党员战士。
      而他到底是不是或者做的对不对,这本身也就没有了评判的意义了。因为至少都是在为我国人民办事。也时刻作者为我国献身的准备。
      有这样的觉悟以及大意,他就根本不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
      当然到之后的一些阶段,主角对于杀人或者是惩罚别人问出自己的所想要获取的情报。都用了很残忍的手段。也可以看出,他愿意为了国家或者是自己做到不择手段。那每次认为自己能够去牺牲,或者为国捐躯的时候,凡凡得不到回应。这才是击垮主角,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名战士的原因。
      但是希望看过后的读者们愿意称他为一个战士,至少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时刻是为了自己的身边的友人或者是国家而考虑。每次说他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但是他每次做的事情都是为了牺牲自己而奉劝他人。这也是主角在当时那个环境下怀有的复杂心情。
      最后一段我愿意去想想自己之后要写什么。
      虽然很长一段时间下写这本书,有过很多的想法,或者是愿意把这本书继续写下去。可以看出来,从1934年~1939年这一段时间只是短短的一个时期,而还没有真正进行到抗日战争的高峰期。日军也没有全面大四的进攻,或者是实行三光政策。我之所以把之后,每一章的时间写的如此的紧凑。甚至可能同一天发生的事情,我能写上四五章。
      主要原因就在于这几张之后发生的事情太过于惨重。不用我说,大家都可以推测到,在淞沪战役之后,就是南京大屠杀的到来。。所以不能把这种事情草草了事,以及对主角的剧情没有任何影响,这与我本书的剧情反而就背道而驰,我致力于把每件小事与中国在当时发生的每一件大事牵扯进来。虽然可能二者关系尚浅,但是多多少少都能够让读者们恍然大悟。
      即使整件事情都架空于现实之上,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剧情的离奇性,让大家更能够深刻记住。当时中国发生了一些大事。希望如此能够让更多的读者或者是观看者们能够记住一些应该记住的东西。
      可以说这本书的本质,情怀,还有大事件都没有改变。最多虚化或者架空的是主角以及这群人本身。大家在观看之后,能够有真正的心理变化。
      那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我这样的剧情,我本来也就喜欢写这样的剧情。
      喜欢把本就不切实际的事情,把它变得很具有逻辑或者合理性。
      这本书之所以没有继续写下去。是因为他可能到后面,因为我大纲没有感知出来,会越来越不和我本身的逻辑。让读者们看了之后,越来越会吐槽其中的奇葩操作。索性我就停止了,去更新。等到再次开本或者是重新定义这本书的时候,我可能会从第一章再次写起。好好的去改改自己那些漏洞。
      在投稿到现在的平台上,希望大家能够再次喜欢。
      这也算是我第一次投稿。吃了很多不知道的亏。比如都写到6000字就可以登上排行榜。但是往往总是写到5000字,在之后又开始写1万字,让排行榜总是不能够好好上榜。
      我自己也知道写的文笔并不是很好。而写的一些东西也并不能够取得读者们欢心。但是坚持写下去本就是应该做到的。未来如果按时定期更新的话,在另一种故事另一种味道下能够走的更远,那真的再好不过?
      这本书最开始也只是看了一部叫做《触不可及》的电影。(孙红雷饰演的那一部)所以一下子就被他当时的剧情设定给吸引住了。下定决心,就打算写一部跟他异曲同工之妙的一本小说。
      但是之后又看了一次访谈节目,有人就在关于说抗战时期本应该是为祖国献身,为大家而舍小声的时候,反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剧把它改编成一种谈情说爱。虽然内部出不可及的电影是用爱情来衬托当时战争的残酷。我想如果我要是那样写的话,反而会差强人意,让这本小说更早的完结。所以就没有再去沿用最开始的想法。打算将触不可及本来是一对男女之间的恋情变成另一种意义。
      现在触不可及的意义是,有人在当时的社会极力的为祖国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反倒适得其反。每次打算愿意为祖国献身的时候。却总不能够如愿。到最后都已经彻底成功建立新中国之后。却还有人无法去释怀。
      一次次的去触碰,却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成果。
      一次次以为真的很接近的时候,反倒是永远达不到的地方。
      这样的一次又一次,在当时的中国发生太多了。
      希望大家不要去抵触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更不要抵触爱国的疯狂。因为这种疯狂以及激情不可能达不到真正救国救民的实策。还不说那些嘴上说一套手上做一套的人。
      它只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苦难,更加让人感觉残酷。
      又往往因为要去救国救民。因为要去做这样的事情。才要一次次的去尝试,去触碰,即使达不到。
      英雄也应该是这样。
      不是因为真正成功的做对了一件事情。而是在明知道无法去真正成功。明知道前方有千难万阻。还要去一次次的向前挺进,及时粉身碎骨。
      栾生,乔丘,华子生,明秋小禄寺....
      很多的人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拥有,已经消散于那个时代。
      以此缅怀
      【作者题外话】:未来我一定会再次写完这本书。

第187章关于这本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