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那个京畿府的天弓又有什么发现?”
林顺看了看还置于案上的玉佩,开口道:
“正是!”他抬手将秘阁令递上。
“此为李二柱家中搜出的秘阁令,经查证,不是伪造。”
刘元义眼皮一跳,作为一个大理寺的首脑,其思维敏锐度与政治意识不可谓不高。
他立马就察觉到许山一案中潜藏的阴谋气息,不过他也没深想,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中立派。
这些事和他没有关系,收下秘阁令,刘元义摆了摆手。
“退下吧,此事涉及左监,还得尊上亲自定夺才行,况且此事来龙去脉尚未查清,还需调查一番,你可以先休息一下了。”
林顺领命退出房中,嘴角微微上扬。
……
“林寺丞!”许知渊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林顺回过头去,发现许知渊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许大人?您这是?”
“林寺丞,可否借一步说话?”
林顺捧着檀木盒跟着许知渊走到了一边。
“许大人有何事相告?难道是又有发现?”
“哦,这倒不是,我来是想提醒你,你手里头那些证物,最好别一次性都交上去。”
林顺一愣,“您是觉得…”
“嗯。”许知渊点头,“虽然有不少大理寺的人知道我们找到了这些证物,但总归还是小心着点好!”
“我明白了,我会注意的!”
“哦对了,你给刘元义上报找到证据的时候喊的大声点,最后让大理寺的人都听到,这样也就万无一失了。”
“我明白了。”林顺点头。
自回忆中回神,林顺摇了摇头,想着已经消失在刘元义桌上的那枚玉片。
不禁只觉许知渊的未卜先知之能竟恐怖如斯。
当然,这件事他自然是要烂在肚子里的,毕竟自己只是一个小官。
可得罪不起左泰、华寿坤或京畿府这种庞大的势力。
……
翌日太和殿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一名太监高声扯这嗓子喊道。
高坐于尊座之上的陆恒抬眼看了眼下面手持班剑,齐齐鞠躬行礼的大臣。
然后又将目光放回手中正把玩着的奇工巧锁。
大理寺卿刘元义出列,行礼道:““臣有本奏!”
站在高众臣一阶平台上的一位白发却面容很是年轻的人开口道:
“说!”
此人正是桓阳王华寿坤。
“昨日,离城卫军校尉许山,涉嫌杀害西市平民李二柱一事已经查明!”
刘元义正声开口,声音传遍殿中。
“哦?说来听听。”
这回说话的是之前在低头解锁的陆恒,声音不是很大,后位的大臣或许都听不见这话。
“是,臣调查发现,李二柱系秘阁有关,家中藏有秘阁令,经核实,确为秘书省令牌。”
此话一出,殿中有些许窃窃私语的声音。
“左泰?他害一个卫军校尉干嘛?”
“就是,难不成和姓许的有仇?”
左泰一听,差点没想一巴掌把李铳的头扇下来当球踢,说好的昨天那玉片就是证据了呢?
“尊上!臣并不认识什么李二柱,此令牌定不是我所下发的啊!”
左泰立于与华寿坤一级的台面上,手持班剑行礼道。
话音未落,却见刘元义再度开口:
“而且!我们在李二柱家中还搜到了一块御赐的玉佩,经过多方探查,确系自左监手中流出!”
说着,他递给一旁的太监那枚御赐的玉佩。
太监将玉佩呈至陆恒面前,陆恒抬手拿起玉佩,在手中看了一圈。
“左泰,你可还有话说?”
左泰自看到那玉佩开始就知道事不可为,这局给他设的明明白白,他已经没法解释清楚了!
只能连忙跪下行礼,“老臣知错,老臣知错!”
“知错!哼!我赐予你的东西你都敢拿去送人!”陆恒将玉佩猛的甩在地上,玉佩落地地发出一声脆响,碎成三瓣,划至左泰身前。
“是不是那天你左泰还要把我身下这座位也给别人啊!”
左泰再度俯首,“老臣不敢!老臣不敢!”
刘元义继续汇报,“另外,臣查明,李二柱之死确系为陷害卫军校尉许山之局!”
这回,陆恒没有说话,反倒是一位站于文官队列中的官员站出来了。
“左监!私赏御赐之物,陷害洛城之战功臣,你可知罪!”
“放肆!何时轮到你说话了!”
华寿坤猛的瞪向那人,开口训斥道。
那人连忙行礼退回队列中。
左泰抬眼看向惺惺作态的华寿坤,一脸怒火,不过他忍住了,毕竟自己现在没法反驳,只能隐忍。
“诶,桓阳王不必如此,孙侍郎说的对。”
陆恒抬手示意华寿坤不必如此,又转头去看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的左泰,冷声道:
“左泰!你私赏玉佩,这玉佩赏给你了,你如何处置我不管,可你还意欲构陷朝廷命官,去大理寺领五十大板,禁足三月,好好反思吧!你可有话说?”
第四十三章 破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