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几遍后,付春华从小屋里走出来,她似是想起什么,沉声说道:
      “咱村好多人都出门打工去了,茶地荒废了不少,你们今天怕是收不着多少。”
      “没事儿付主任,就当来老家看看了。”夏茶一副意料之中的淡然神情。
      来村部的路上,她就瞧见了好几户人家门上落着大铁锁,村里远没有她小时候那般热闹。
      这大概就是时代的发展,却又是小乡村的没落吧。
      最先送来茶叶的是胖婶儿,她还给夏茶抓了一把自家炒的花生米,酥脆喷香,还把她当小孩子哄呢。
      随后的半个小时里,陆陆续续的来了些女人,还有一两个生面孔,是刚嫁来的新媳妇,夏茶注意到她们手里大多都拿着正在绣的鞋底。
      炒制干茶手艺各不相同,故而是按照干茶质量定价,即使如此,价格也比往常的茶贩子高了许多。
      大家伙都很高兴,在村部围坐成一圈,像是在开茶话会一般热闹。
      有几个年纪稍大一些的大娘,对手上的活计很是熟稔,和大家聊着天儿的时候,几乎不怎么看鞋垫,手上的动作也不带停的。
      夏茶扫了一眼众人手中的鞋垫,风格相似,但是和方润的不太一样。
      村里的鞋样都不带喜字,且内容只限于花鸟,虽然图案少,但是每一双都栩栩如生,毫不逊色于方润的手艺。
      夏茶暗自思忖,镇上因着人多,交流更为通畅一些,所以鞋样就更丰富一些。
      而村里就一直是这么些人在,来来回回没有新的东西流入,鞋样就显得单一。
      如果能在网上打开市场,再把方润的那些花样拿到村里,大家手中的鞋底图案肯定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这样她就不用愁没有货源了,到天气更冷一些的时候,大家足不出户也能赚些钱。
      一个多小时后,渐渐的就没有人再来卖茶叶,夏母念叨着夏父一个人在清水上村,担心他忙不过来,扎好了茶叶袋子提出要走。
      夏茶沉思了会,朝收拾桌子的付春华道:
      “付主任,我怕我们走了后,又有人送茶到你这里,要不然你先帮忙收着,登记下来,然后我们晚点再来结账拿货。”
      今天本来说是早些来的,在林大爷家里闹那么一通,就耽搁了些时候,她们到的时候,已经有人下了地,难保不会有人听到消息再来跑一趟。
      付春华点点头,也就是顺手的事儿,她想了想又提议道:
      “要不然这样吧,以后村里的干茶我隔半个月收一次,到时候你们再来拿。”“真的吗,太好了。”夏茶一脸的惊喜,这就相当于在村里有了个收茶点,
      而且由村部来做这些事情,那绝对放心。
      “能带着村里人赚钱,是好事,我们肯定得支持。”
      付春华笑呵呵的,她这说的的确是心里话。
      夏家茶坊高价收茶,那也算是在前头拉大家伙一把,先富带动后富,不就图着能过上好日子嘛。
      夏茶当即就存了付春华的手机号码,她心里头还有别的打算,只是现在还不是提出的好时机。
      因着两人还得走十几分钟去清水上村,就把收来的茶叶放在了村部,等到上村的茶收完了,再一块搬回去。
      夏母带着她走小路,从村里穿到田间地头,越过一条小溪到对面茶树地,再沿着茶树地往前直走就能到清水上村。
      “茶茶,你还记得以前来这儿,给大家送水的事情吗?”夏母指着两人旁边的一块空地问。
      “记得,当然记得了,我还摔了个狗吃屎,牙都磕掉了。”她说完没忍住笑出声来,夏母在前边也和她一块咯咯笑起来。
      当时她正处于换牙期,夏远领着她来地里给两口子送水喝,她非要自己抱着茶杯,结果被草根绊倒,摔了一嘴血,门牙也掉了。
      除了这些,她还和夏远在这田地里抓过蜻蜓,摘过人家的枣,背着两口子,去河里摸过小鱼儿螃蟹。
      夏远总是被揍的很惨,这也是兄妹两独一无二的记忆了。
      夏茶在心里默默想,如果家里条件好了,她还在这个世界上,就把老家那间承载了一家四口最初记忆的土屋给翻新重建。
      两道身影渐渐消失在田埂上,唯余留下一阵悦耳的欢笑声,随风吹的很远很远。

第40章 老家的机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