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一章,读者来信2[2/2页]

重生长姐在八零 一斤晚照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任平生,你好,展信佳。我看了你的这套有关父母亲的书,有些感触,想告诉你。”
      “看你的内容,可以推测出你是个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有父母疼爱呵护,肯定过着很愉快的生活,所以字里行间都透露浓浓的温暖。“
      “可是你写的不是真实的父母,很多父母的存在,只是为了一时冲动,不小心生了孩子。有了孩子之后又怨怼嫌弃自己的孩子,随意丢弃。“
      “比如我的父母,他们家庭优渥,没吃过什么苦,因为偷尝禁果,有了我,后来因为观念不合,结婚又离婚。“
      “所以从我出生到现在,只有年迈的保姆照料,从未见过自己的父母。”
      “很多时候,我都质疑自己存在的理由。写这封信就是想告诉你一声,认清生活的残酷吧。一个陌生人。”
      周怡合上信,思绪翻腾。
      她想了想提笔给这个陌生人回信。
      “陌生人先生你好,收到了你的信,让我感触良多。你的猜测全部错误。我的真实情况是,父母严重重男轻女,家里既有年迈体弱的老人需要奉养,又有嗷嗷待哺的幼妹需要呵护抚育。”
      “我也只能打点起精神靠着微薄的稿费度日。写这套书的主旨,并不是宣扬自己的幸福,而是提醒大家,珍惜身边对待自己好的人。”
      “就比如我的亲人,我的幼妹,我的伙伴还有帮助过我的许许多多人,从他们身上我获得了如同平常父母给予自己孩子的爱和温暖,甚至于更甚于父母。“
      “在私底下,我愿意称之为印象中的“父母”,而不是具体特指某个实体。“
      “希望你明白这种无私奉献的爱的种类,有很多很多,它可能是来自你家里老人的关怀,也可能是同伴的呵护,再也可能是陌路人的叮嘱。“
      “不要给自己上枷锁,也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祝愿陌生人永远开心。任平生。“
      周怡把一枚永远开心的印象一起邮寄出去。
      过了几天又收到一封厚厚的信封,这次是呼玛那个屯子的小学老师来的。
      信上用一大篇文字感谢周怡可以回信,还送了一批绘本和大量文具用品,同学们收到了都很开心。
      学校老师按照班里人员情况,每个孩子发了一份,针对家里比较困难的孩子特殊照顾。
      还附了一份所有领了学习用品的学生名单,后面还跟着数量。
      后面跟了许多封歪歪扭扭的感谢信,有用拼音的,有画了画的,还有沾的树叶和花。
      还有一张黑白的学校师生合影。
      信上说,她们学校老师比较少,因为地理位置偏僻,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来的老师都慢慢比较少了,留下的都是本屯子的人。
      因为不忍心看着自己屯子里的孩子跑远路,冬天冒大雪夏天顶烈日去上学,剩下几个老师都是咬咬牙,一人身兼多职,能文能武。
      身兼校长和一年级老师的她,觉得任平生能回信,还能因为自己信里短短几句话,就给这里的孩子邮了那么多学习用品和书籍,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所以特意请了镇上的照相师傅给大家来了个合影,自己留下一份做纪念,顺便给任平生老师也寄一份,表达全体师生的感谢。
      周怡看了一下合照,虽然前排只有寥寥四个老师,可是他们却是值得敬佩和感恩的人。

第三十一章,读者来信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