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渐深,禧福殿内依然灯火通明,太医院的太医们轮流在皇上床前把脉问诊,宫女们不断喂汤喂药,可皇上的症状依然得不到缓解,还是痛苦地在床上打滚,浑身发热冒虚汗,涕泪横流。
“皇上,您可别吓唬臣妾啊,不行还是放李道士出来吧,吃上一颗神仙丹,好歹过了今晚再说啊。”皇后满面愁容地说道。
“不要,都怪朕一时大意着了那个狗道士的道儿,朕死都不会再吃什么狗屁丹药。”就这样皇上咬紧牙关,硬生生地熬了一晚上,中间几度昏死过去,直到天亮药瘾才慢慢消退,昏昏沉沉地睡去。
天牢之中,李炳旦一时失了算,他低估了皇上的耐力,不过他算准哪怕意志再坚强的人也抵不过三日。三日,还有两日,他且安心再等两日,于是脸上又瞬间恢复了平静。
到了第二日,皇上怕自己挺不过去,早早地喝了安眠药睡下了,可一到点还是浑身难受地从睡梦中醒了过来。
这一次似乎比昨天更加难受,骨头里好像有千万根针在扎,肉里有无数个小虫在咬,每一分一秒都变成了一种煎熬,实在是生不如死。
“快,快想办法,朕实在撑不住了。”
太医便最后冒险一试,于是拿出银针,在三阴交、神门、心俞、百会、内关等处针灸了一番,每一个穴位都不敢有差池,否则皇上便会经脉寸断而死。
所幸皇上觉得疼痛稍减了些,身心安稳了不少,总算强撑到了天明。
第三日太医如法炮制,又熬过去一天。皇上趁着白天清醒,下令将李炳旦处死,并彻底查封了白云观,捣毁了炼丹炉。
行刑当天,李炳旦被关在囚车游街示众,昔日虔诚的香客一路上对他指指点点,骂骂咧咧,还不住地拿鸡蛋、菜叶、石头往李炳旦身上砸去。
李炳旦似乎不为所动,一直披头散发地低着头。在李炳旦被砍头之前,齐殷和青谖赶到了现场,隔着人群看到李炳旦的头颅被砍下,鲜血喷溅,血流如注,在场的百姓都觉得大快人心。
因为场面太过血腥,齐殷捂住了青谖的眼睛,让她别看。青谖放下了齐殷的手,仔细地盯着已经身首异处的李炳旦看了一会儿,说道:“这个道士也有些神通,就这么死了你不觉得太容易了吗?”
“说的也是,可他此刻就死在面前,难道还有假不成?”
“现在离得有些远,待会咱们再细瞧瞧。”
于是等人群散去,齐殷和青谖赶忙上前细看了一下,青谖略施灵力便看出那具尸首只是一堆稻草罢了,李炳旦果然施了障眼法,此刻的他只怕早已逃之夭夭了。
韩紫苍因为李炳旦的牵连,被降了职,不日就要迁去外省。齐殷尚有大仇未报,所以他恳求师父让他出师下山,务必在韩紫苍动身之前找他报仇。
方丈答应了,第二天只要他过了三关,便可下山。齐殷因为担心自己学艺不精,过不了关,晚上没怎么睡踏实,天一亮便又早早地醒了,此时,方丈及众师兄弟们已经在等候他了。
“跟为师来”方丈说了句,齐殷便跟随方丈来到练功场,在两个水缸前停了下来,其中一个是满的,另一个是空的。
这第一关便是用法力将一个水缸里的水引渡到另一个水缸里。
齐殷在水缸前站定,深呼吸一口气,双掌慢慢运力,原本平静无波的水面顿时掀起波澜。可是水乃无形之物,最难为外力所控制。
齐殷一开始掌握不好力道,或是水花乱溅,或是水柱滔天。试了几次,好不容易凝神聚气形成一道透明的水柱,这时齐殷迅速发力,将水柱朝空水缸打去,谁知水柱从半空中一泻而下,落在了地上。
一旁的师弟赶忙上前,提起木桶将水缸注满。齐殷不甘心地试了又试,水缸空了又不断被加满,最后齐殷一手用法力支撑水柱,一手小心翼翼地发力牵引,这样水流就源源不断地注入了空的水缸。
不过齐殷并不满足于此,他再次聚起一道水柱,试着精准地控制法力,直至水柱可以随着他的力道在空中随意舞动,好像表演杂技一般,周围的师兄弟们都不由地瞪大了眼睛,方丈也微微点了点头。齐殷算是圆满度过了第一关。
接下来,齐殷跟随方丈来到一片莲花池。正值夏末,莲花开得正盛,青碧的莲叶铺满了池塘,朵朵莲花粉白相间,亭亭玉立,在清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楚楚动人。
池塘中间有一莲台,方丈让齐殷坐于莲台之上,如果能在一炷香之内完成静坐,便算过关。
齐殷心想这有何难,但也不敢掉以轻心,便一个飞身坐定,调整好气息,闭上眼睛开始入定。第38章 闯关下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