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李茂才有些不解。
李庭兰站起身来,面朝李茂才鞠了一躬,说道:“父亲刚刚所言,肯去小洼村教书之人并不好找,而我已考完殿试,正等结果,何不趁这段时间去教一教书,也不枉祖父在小洼村建立村塾之意。”
李茂才捋了捋胡子:“话虽这么说,可你这个堂堂会元去小洼村里教书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待为父随便找一个念过几年书的秀才去就可以了。”
李庭兰摇了摇头,说道:“父亲,当年祖父设立村塾,一定是希望他的家乡能再次有人高中的,但自他以后,小洼村再未有一个人科举及第,这其中的原因,个人的努力是一方面,教书先生的资历又是一方面……老先生固然德高望重,但其才学尚且不如祖父,若再请一个这样的先生,于小洼村来说也是自欺欺人,无济于事……”
李茂才看了李庭兰一眼,慢悠悠地说道:“你以为你才高八斗,去教一段时间的书就能教出几个秀才举人来?”
李庭兰:“孩儿不敢妄言,但愿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至于能不能有人及第,就全看造化了……”
李茂才摇了摇头,自己这个儿子虽然平时话不多,但拿定了的主意谁也劝不动他。
于是无奈地说道:“你有这份心是极好的,只是咱们在小洼村的宅子如今被安姑娘住着,你去了以后住在哪里?”
刚刚来送信的仆人说道:“大人,依小人之见,那宅子已经借给安姑娘住了将近一年了,不如将它收回来,好让咱们公子住进去。”
李庭兰说道:“这样不妥,安姑娘是个要强的人,她未说还就一定是还需要用,我们不必催她,任她住到什么时候,我住在村塾里就可以。”
李茂才点了点头:“这样也好,你愿意去就去吧,只是要多带些银两盘缠,还有随从,别叫我和你娘担心。”
李庭兰行礼道:“还望爹爹放心,孩儿告辞。”
“嗯。”
次日,李庭兰整顿好了东西,带着两个丫鬟喜儿和悯儿,还有两个男仆丰儿和盛儿,一起去了小洼村。
五辆马车再次吸引了村民们的注意,几个好事的人跟着马车一路到了村塾,才看见马车中坐的人是李家的二公子李庭兰。
于是会元李庭兰回乡教书的事不胫而走,顷刻间传遍了整个村儿。
李庭兰无暇理会,派丰儿将十两银子送给了老先生的家人。
自己则将村塾里里外外的书过了一遍目。
他发现有许多书都是旧版不曾更新,且有一部分书被虫子咬得乱七八糟,无法阅读。
于是列了一纸书单,派盛儿回县城李府,将自己书房中的这些书运来。
老先生的丧事办得极其简单,甚至没有停尸三日便匆匆下了葬。
村民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李庭兰身上,家里有孩子的都送来了村塾,怀着极大的期望,希望李庭兰能把他们的孩子教出来。
平时万分冷清的村塾热闹了起来,喜儿和悯儿不断地接待来访的村民,应接不暇。
李庭兰让喜儿先把愿意来读书的孩子做了记录,告诉村民们三日后再开课,他需要时间整理书架,琢磨授课的内容。
第46章 讣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