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章 十里红妆嫁非良人[2/2页]

佞臣当道 椿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和亲附加了其他条件,免去一年的纳税三年的上供。
      苏丞相看到这个条件时,立刻上书劝谏皇上,和亲是万万不可取的,就凭这狮子大开口的条件,也要三思而行。
      只是这朝廷里的水,暗潮汹涌,保守派一味地顺应皇帝心意,极力劝皇上远嫁公主换得一方安宁。这几个月来蒙古人接连送来异域女子,供皇上享乐快活,事以如此,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
      “公子,前线的探子来报,蒙古军队已经陆续驻扎到边境线上了。”
      一个小小的公主,怎么可能满足蒙古人的野心。他们更想要的肥沃的土地和无边的疆土,父亲的话果然一一应验了。
      穆远立道,“皇上现在不是削弱齐术兵权的最好时候。蒙古族的军队已经驻扎在我们边境线上,随时都有可能进犯。”
      “爱卿不必忧心,蒙古人已经答应朕,只要公主到他们的部落他们就会立刻撤兵。”
      “就算如此,也不能在护送公主和亲的路上,收回齐王的兵权啊。军心散了,可就不能再打仗了。更何况齐王手下的精锐多是自己培养的亲兵,一时间也是难以管教。您就算即刻派遣一位新的将军也未必能服众啊。万一蒙古部族出尔反尔,皇上您可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你们说的话朕何尝不知道,朕有自己的谋算,你们不必多说。”
      话已至此,众人噤声,不敢多言。
      左丞相苏仁开口道,“臣有本奏。”
      “关于齐术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朕心意已决。”
      “臣不是为那异姓王求情,臣是想问,对于那新上任的将军,皇上可是有所定夺。”
      六王爷端星尚武倒是个可用之人,只是他对武功太过于痴迷,以至于不善权谋之术,数十万大军实在无法安心交付于他。兵部侍郎陈崎二者得兼,不过那样都算不得出色。端肃帝最看好的还是陆峥和李玉两人,不过两人现在已经身兼要职,肯定不能再交付兵权,扩大势力。
      “你有合适的人选说来听听。”
      对于现在的端肃帝来说,只要不是劝他,暂时不要收回齐术的兵权,他都愿意花时间听听他的奏本内容。
      “宗人令柳大人刚刚离职告老还乡,柳家现在没有一人在朝中身居要位,柳大人的长子是齐术手下第一先锋官,不如皇上拟一道圣旨,就说有更重要的事情委任于齐王殿下,让柳大人的儿子暂代其位。”
      “不愧是朕的左相。你们都跟苏丞相学一学为官之道,作为臣子你们是要为朕分忧的,不是反驳朕已经下出的旨意。”
      下了早朝,几个官员私下议论着。
      “你说苏丞相位高权重又深得圣心,怎么不为自己的儿子某个一官半职,上次皇上封他的夫人为一品诰命他居然拒绝了。”
      “苏大人才是真正的聪明绝顶,他知道树大招风的道理啊,他和那两位大人不同,他有家有室,有妻有子,一旦走错一步,惹恼了圣心,可是会株连族人的。避其锋芒,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
      “看了富贵不过三代这种事要在苏大人这里被打破咯,听说他的大儿子苏州小小年纪对朝野之事颇有见解,几年前却称病去容城休养,一别经年,竟然没有了消息,人们大概都忘了在那诗词会上,一个总角孩童居然艳压群芳,拔得头筹的场景。”
      “这话也就是我们私底下讲一讲,切记不要多嘴乱说,否则引火上身。”
      “大人放心,这点为官之道我还是懂得的。”
      “这几位大人再聊什么呢,很是热闹啊。”
      “微臣见过十六王爷,王爷可是要进宫请安。”
      “端午将至,我是进宫找太后商量一些具体事宜。怎么今天皇兄这么晚才下早朝吗?”
      “确实因为一些要事商讨许久。”
      “本王有事,就先行一步了。”
      “王爷慢走。”

第八章 十里红妆嫁非良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