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7章 扛标语,那多浪费[1/2页]

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咖啡就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乐一直被王士乡老爷子说有老人缘,其实都是李乐在面对这些老人时,七分尊敬,三分经营的结果。
      有人图钱,有人图名,李乐不需要这些,他想的能从这些跨越了时代的人身上学到些东西,一分半分,已经走够用一辈子。
      三菜一汤,小荤两素,小李厨子上线之后一顿操作,年轻人嘴里少油无盐的口味,在芮吉士老两口那里讨了彩。
      “小徐的手艺虽好,可终究沾了北方的重油重盐,倒不如你这偏江南的菜色来的适口。长安没有吧,哪里学的?”
      饭后茶歇,芮吉士慢悠悠问了李乐。
      “之前也不行,后来在燕京跟着几位老爷子,这家学一点,那家偷一点,慢慢就还成。”
      听到李乐从汪增奇和王士乡那里学的,芮吉士点点头,“怪不得,他们国学圈子里,都盛传这两位老饕的手艺,不过没机会,倒是从你这儿尝到了些。”
      李乐笑道,“老爷子,你们也讲圈子?”
      “国人么,哪里不讲哟。古时就有同乡、同年、同师,后来又在此之上,分西学和国学,文科理科工科,西学里又分成欧、美、东洋,再加上意识形态。”
      “就那么一批人,大圈套小圈,环环相套,可比奥运五环多了去了。我自小就是教会学校出身,国学不成,钻研的又是生冷硬且无趣的法学,自然和他们那个圈子接触的少了些,慕名久已。”
      “再后来年纪大了,更不愿走动,有时候心神往之,也挺好。”
      李乐坐在沙发上歪了身子,“以后有机会的。”
      “诶,到这个岁数就是顺其自然四个字了。”
      李乐琢磨琢磨,点点头。
      和李乐聊了会儿,芮吉士倒是对这个年轻人又多了几分兴趣,听到李乐说起自己姥爷曾昭仪的时候,老爷子想了想,“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通天家谱啊。”
      “祖籍哪里的?”
      李乐回了,“湘省,湘乡。”
      “哦,那个曾家的?”
      “没细说过,大概吧。”
      “怪不得,你个小鬼头有这些渊源。遗泽厚重,萌荫绵长啊。当年在春城联大教书,我隔壁就是化学系的曾昭抡,和你姥爷应该是一个辈分的。”
      “这个真不知道。”李乐摇摇头。
      芮吉士笑了笑,“一甲子之前的事情,太久了。”
      “行了,回去歇着吧,我也得给学生改论文了。”
      “您这还批作业啊?”
      “这不是还有几个博士生要带么。”
      “那您老可真有精力,长命百岁轻而易举。”李乐发自内心的恭维着。
      “当教书先生是件开心的事,人开心了,自然精力旺盛。”
      “向您学习!”
      “哈哈哈,别学我,学费老师就行了。”
      和芮吉士道了晚安,李乐回了一楼一间有个十三四平的小屋。
      按照规制,这里应该是原来的佣人房。
      一床一桌两把椅子,空空荡荡,简简单单,倒是符合荆明那个愈发接近修仙的习性。
      有个小窗机,嗡嗡的吹着凉风,虽然不怎么强劲,但比在宿舍蒸桑拿可强的太多了。
      李乐也是后来才知道,这里是学校给芮吉士配备的办公室人员的值班室,一是出于安全考虑,二是在老爷子这里,有个能跑腿照应的。
      只不过后来老爷子觉得自己身体尚好,不愿意麻烦人,让给撤了。
      学校明面上顺着意思给撤了,又来了暗度陈仓。
      和老爷子商量,学校房子紧张,有些年轻老师没地方住,您看您这边要是有空余的房子,不妨少收点房租,租给他们。
      一向对学生比对亲儿子还好的芮吉士,自无不可,本来要免费,在学校的坚持下定了个100元一个月的标准。
      这么着,荆明就成了学校派过来的“卧底”。
      房间对面就是卫生间,李乐打了盆水,把屋子里的桌椅和床上的凉席擦了擦,收拾妥当,埋头改了改那篇从姑苏拖到现在的文章。
      一直到十一点多,推门洗澡时候,看到芮吉士的书房里,依旧亮着灯。
第427章 扛标语,那多浪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