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8章 在你身上出啥事我都信[1/2页]

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咖啡就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整个事情,李乐其实只是个引子。后续的变化,其实都是万俟姗的操作和引导。
      这算什么,一篇论文引发的“血案”?
      “武人之刀,文士之笔,皆杀人之具也。刀能杀人,人尽知之;笔能杀人,人则未尽知也。”
      李乐算是亲身见识到,一场小范围内,平静,却尽显狰狞的一次“笔出鞘”。
      几十年积攒的学术地位,一夕之间崩塌。
      以往所有的著作文章,研究成果,都被打上了“疑伪”的标签,被丢进了垃圾堆,再也不会有人提起。
      加起来不到十克重量几篇文章,就那么轻飘飘的将一群人的学者资格永远褫夺。
      可这又怨的了谁呢?
      万俟姗笑言,“崔杼弑其君,三杀不改。在冯琦这些人身上,还剩下多少?谄媚,奉迎,惦记着那点地位。做学问,做人,心中有尺,量取万物之长短,衡量规矩之大小,丈量底线;有秤,当称量万物之权重,称量操守。”
      “还需要以笔作刀?”李乐问。
      “有枪不更好,物理超度,比什么都管用。哈哈哈!”
      国庆七天乐,全家都欢乐。
      但整个国庆节,李乐过得却略显痛苦,把时间用在了那篇给费老的文章上。
      两万字,码字儿的水一水就过去了,可这样干,你敢给费老师看?
      读小说的,看到水字,都得骂上一句,呸,你特么水母啊!
      大纲,结构,行文,想的挺好,可真落了笔,李乐才发觉自己的浅薄,只好又把脑袋埋进一堆书中。
      过完国庆,把文章交给马主任之后,坐到一旁的李乐不时瞄着,像是等待宣判。
      “这个......”马主任端起茶杯,抿了口。
      “您说,我现在就改。”李乐站起身。
      “呵呵,我还没说什么呢?”
      “那您就说。”
      “搬个凳子,跟前来。”
      “哦。”李乐照做。
      马主任手指着一段,“你看这句话,能不能改一下,改成,调查是迈向实践的社会学研究的前提。坚持经验本位的社会学研究,问题意识应来自社会调查,研究立意需要回应社会实践。”
      “还有这句,鲜明的本地化意识,是不是改成本土化比较合适.......”
      “马主任,我觉得这么写没错,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就像恩格斯的《不列颠工人阶级状况》里阐述的......”
      有争论有倾听,一个小时之后,李乐从马主任手里拿过稿子。
      “行了,这就差不多了,回头打印出来给我就成。”
      “哦,好,谢谢马主任,那我先回去了。”
      瞧见李乐要溜,马主任又叫住,“哎,等等。”
      “咋?”
      “后天的事迹报告会,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事迹报告会?”李乐一愣。
      “你不会忘了吧。”马主任看到李乐一脸迷茫,“别不当回事。即使是官样文章,也要做得。”
      “哦,我是真忘了。”
      “回去好好准备,好歹是给咱们系露脸的事情。”
      李乐知道露脸,可这报告怎么做,是一点经验也没。
      以往看别人做报告,都觉得是老王卖瓜,他们一点别扭的感觉都没么?
      正琢磨着从图书馆找找以前报纸上有没有那种“鼓舞人心”的事迹报告借鉴借鉴,一抬头,发现已经走到了三角地。
      左边是上次贴大字报的地方,越来越像小广告集中张贴点,而右边,是学校官办的布告栏。
      一群人正围着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李乐凑过去瞧了,一张a4的通知,寥寥几个字,符合字少事大的原则。
      “学校研究决定,免去余俊雄的校办主任职务。”算上标点符号,正好二十个字。
      “呵呵,这下,这人完了。”
      “咋看出来的,免职而已。”有人问。
      “你懂啥?您看过别的通告没,名字后面都有同志两个字。”
第318章 在你身上出啥事我都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