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8章 此乃无义之人[2/2页]

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咖啡就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团之间,心照不宣的比拼。
      似乎所有有名的校友,都被邀请了一遍。
      你有国内的学者,我就有国外来的的专家,你有获奖的教授,我就有评奖的院士。
      总之,拼的就是一个底蕴深厚,看谁家出的牛逼人物多。
      未见“战火”,却闻“硝烟”。
      不过倒是便宜了学生,每天都能听到这些教科书上,学术期刊,新闻里如雷贯耳人物的课程或者演说,终归有一份收获。
      李乐下车时,就被人塞了一张单子,看了眼,上面写着历史系百年校庆学术论坛系列讲座日程安排。
      本想折吧折吧塞包里,不经意间看到单子上“曾昭仪”三个字。
      随即一激灵,仔细瞧了,“一眼万年—华夏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过去与现在”专题讲座,曾昭仪(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
      这是老爷子回来了?
      再看看日期,今天下午,四点,静园二院。
      这也不给说一声?
      想了想,倒也符合姥爷的性子,风一般的老头。
      不过,您既不是校友,也没在这里教过课,来凑这个热闹干啥?
      。。。。。
      “comparativeadvantage和absoluteadvantage,一个是比较优势,一个是绝对优势。”
      ”难点是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区别,我们一般把前者指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成本,这里的成本是指时间和原料,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后者指用比另一个生产者用更少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而大家要注意的是,这个地方千万注意比较优势,在计算比较优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谁除以谁......”
      一堂微观经济学,老师是个“大海归”,除了依旧随心所欲的讲法之外,还有着一口浓重的英伦(利物浦)口音。
      让下面这群本来大多是哑巴外语的学生,更加苦不堪言。
      可老师不管这些,我行我素。
      一个原则,听得懂最好,听不懂回去勤学苦练。
      几堂课下来,一群学生微经课倒没怎么使劲,功夫全用在了听力上。
      李乐也愁,只能靠盲猜和机械惯性一般的抄写板书,以待回去“重整河山”。
      “seeyou!!”
      终于挨到了再见,老师踩着牛津鞋,“咔咔”走人,留下身后一群沉默无语望苍天的学生。
      “艹,这课没法上了!”
      终于有人在沉默中爆发。
      “对,得给学校反映,这种授课方式,就是人家大英子自己人来,都特么听不懂。何况咱们这些主修诗词歌赋风雅颂,墨子老子孔夫子的!”
      “就是,这事儿归谁管?”
      “教务部?还是学生权益部?”
      “别管哪个部门了,总有一个管事儿的,谁去,谁一起去?”
      “我!”
      “我们!”
      “他们俩!”
      看到一场自发的“抗议”活动正在酝酿,李乐收拾包,准备开溜。
      “哎,你干嘛去?”张昭一把拉住李乐,“同去!”
      “有你们了,我就算了,还有事,先走了啊!”
      看着李乐灰溜溜的背影,张昭叹道,“老王,此乃无义之人矣!”

第248章 此乃无义之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