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的粮种,现在北境人人都能吃得饱穿的暖了。
一些实在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就起了偷偷去北境投靠沐家军的想法,于是一大批百姓带着自家的财产,拖家带口的往北境的方向而去。
而北境本来就是地广人稀,沐风铃正希望多来一些人呢,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人就是生产力,有人来北境就是给她带来众多的生产力。
沐风铃自然是大力的欢迎,于是推广完土豆红薯和白菜的四哥沐风晏,又开始安排刚拖家带口来到北境的老百姓,现在的沐风晏完全没有了之前翩翩佳公子的样子,活脱脱的一个农业官,关键是沐风晏自己还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来到北境的百姓每人可以得到沐家军补贴的三亩土地和二两银子,有了这些东西,足够一家子安家落户了。
来得早的人还能赶得上种一茬土豆红薯白菜,来的晚的百姓,错过了播种的季节,但是沐风铃也没有不管这些人,而是让这些人去军队的自留地上工,每天十个铜板,一家人去几口人上工,足够一家人的吃喝了。
看看现在有盼头的日子,再想想在老家的时候吃不饱的日子,很多百姓都觉得像是在做梦一样,都感谢沐家军,感谢沐小将军,给他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活。
因为日子过得好,许多百姓都想方设法的给还在老家的亲戚朋友传信,说北境如何如何的好。
可千万不要小看人民群众的力量,只要他们想,总是有办法把消息传出去的。
收到信的百姓有的觉得是亲戚在吹牛,谁不知道北境是整个东元朝最为贫穷的地方,现在他们说北境多么好,打死都不能信。
也有些人信了亲戚朋友的话,也带着家人开始往北境赶,等他们到的时候发现果然和信里说的一样,一边为一家感到庆幸,又一边感谢给自己传信的亲戚朋友。
然后更多的人奔赴北境,这时候得到消息的景浩帝早已经是怒不可遏,把那些知情不报的官员全都摘了乌纱帽,砍了脑袋。
并且下令,严禁百姓再去北境,如果有人敢违抗命令就杀无赦。
景浩帝的这一系列做法不仅让朝中的官员人人自危,不敢行差踏错一步,民间对景浩帝的怨言也越来越多。
有了杀无赦的命令,百姓们是不敢再去北境了,可是心里对景浩帝的暴行也更加的痛恨了,可以说景浩帝已经失去了最重要的民心。
谁能载舟,亦能覆舟,景浩帝这样只是加快了自己作死的进程而已。
收了土豆红薯和白菜以后,也到了沐风铃和戎国约定好的交易的日子。
沐风铃用玉米、土豆、红薯、白菜、茶叶、食盐和调味料,在戎国手里换来了两千匹战马,三千只牛,五千只羊,大量的兽皮,还有许多的奶制品。
双方对交易到的东西都很满意,沐风铃还答应戎国皇帝,明年开春的时候还可以用一种可以在草原上种植的农作物的种子,和戎国换他们的羊毛,戎国皇帝也很高兴的同意了。
虽然戎国人喜欢侵略东元朝,可是他们的草原长不了农作物,到了冬天草原上的草全都枯死了,也没有办法放牧,为了活下去,他们只能去抢东元朝百姓的东西。
可是每次打仗,他们都会有许多的战马和勇士死在战场上,所以他们更喜欢像现在这样,用他们每年死在战场上的战马,还有战争过程中消耗掉的牛羊换足够的粮食过冬。
这样最起码他们的勇士还有活着,不用忍受那种生离死别的痛苦,草原人虽然没有中原人那么有学问,但是他们也是很爱自己的家人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没人希望自己的家人出事。
第100章 女将军自立为王(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