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是的方同志,请问是我的稿子有什么问题吗?”李风铃拿起稿子仔细的翻看了一下才确定是自己的稿子,才问道。
方天见李风铃误会了,赶紧摆手解释道:“不是的李风铃同志,你不要误会,你的稿子写的很好,就是那个的故事里面提到的那些预防洪涝灾害,我们这次来是想来求证一下这些方法是不是真的能够有效地预防洪涝灾害。”
“这是真的,这些方法是我从一本书里面看到的,那本书已经在意外中被损毁了,我觉得这些东西能够很好的维护我们国家的财产安全,自己人民群众的身命安全,所以才给变成了小故事投稿到了报社的。”李风铃脸不红气不喘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刘岩和方天都很敬佩李风铃的这种一心为公的思想觉悟,对李风铃就是一顿马屁乱拍,比如什么一心为民的好同志啊,大公无私啊一类的,说的李风铃都差点晕头转向的。
李风铃在心里吐槽,这两位看起来很正经的记者同志,没想到还是很不正经,都跑题了没看到吗?
刘岩和方天在对李风铃进行了为期三分钟的商业吹捧以后,又详细的询问了那些措施的意义,李风铃也都一一仔细的给他们解答了。
李风铃一边说,两位同志就一边哐哐的往笔记本上写,那速度堪比李风铃前世答文综卷子的速度,就差让沐风铃再说的详细一点儿了。
等几人谈完话,已经快要中午十二点了,王浩仁早就已经在门口等着了,看几人一直聊的火热(就是李风铃一个人说,刘岩和方天低着头写)就没进去打扰,现在看他们结束了,就赶紧迎了上去。
“两位同志,铃丫头,你们辛苦了,家里都已经做好饭了,我们赶快家去吃饭吧!”
就在这时刘岩的肚子很是时候的“咕噜噜”的响了,也不好再拒绝,三人就只能一起去了王浩仁家。
王浩仁也没让方巧娥准备什么特别硬的菜,两位同志一看就不是那种注重吃喝的人,如果他准备的太过丰盛,只会让人家觉得不好意思,甚至是犯错误。
一共有四菜一汤,看着不少,实际上还真的都是家常菜,分别是大葱炒鸡蛋,拍黄瓜,蘸酱菜,酸辣土豆丝,西红柿撒白糖,汤就是简单的菠菜汤,配着二合面的发面馒头。
看到这一桌的吃食,刘岩和方天全都松了一口气,他们以往下乡的时候,有的老乡又是杀鸡又是割肉的弄的他们是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他们下乡采访一共就那么点下乡补贴,你说人家给做的那么丰盛,给留下多少钱和粮票合适?
留少了,老乡吃亏,这年头谁家不是养着几只任务鸡留着吓到卖钱卖油盐的肉都是留着农忙补身体或者是过年吃的,他们来一次都给人家吃了,这让人家以后的日子咋过。
留多了,就得自己掏腰包,他们虽然都是吃商品粮的,每个月领着工资,可是谁不是有一大家子要养活,每个月的工资和各种票据都得勒紧裤腰带才能够花,他们都把钱补贴在了吃喝上,这让一家人的日子咋过?
第51章 年代文里的小可怜化茧成蝶(50)[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