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圣明,若曰后,我们大秦军工业走上正轨的时候,或许还可以承接其他国家的订单。
如此下去,不止不用额外花费朝廷的任何银两,就能自给自足。
甚至还可以为我们大秦每年增加大量的税收,陛下此策甚妙。”
吕不韦听完秦政的话,立马兴奋起来,他举一反三的答道。
“嗯!那就劳烦亚父回头与众位大臣再次探讨一下。
如何做出一套完善的体系,方便快速实行。”
秦政不由暗想,我只是借鉴前世的知识,吕不韦就能想的更远,看来名臣就是名臣。
…………
新历元年六月。
转眼间,从秦政重掌大权已经过了半年之久了,现在的大秦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发展都得到良好的提升。
因为秦政让各地镇府给民营企业实行了免税,以及非常便宜的价格就可以征收土地等等一系列的优惠措施。
他们在这种良好的国家政策实施之下,各地的各种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了出来。
不过因为福寿膏事件后,大秦的税务管理多数被西方诸国把持着,拥有零关税的进口货,这对于大秦国内的竞争还是有着很大的冲击。
幸好华夏子民具有世界上最智慧的民族,拥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各地的民营企业相继把从西方学习到的产品放在大秦老字号的店铺代销。
此举获得了大秦国民的大力支持,让西方诸国的货品得到一定的抵制。
在如此蓬勃的发展之下,只是半年,大秦国务财政收入就达到了恐怖的上升,隐隐接近西方诸国的水平。
虽然一切看似进行的都很顺利,但是朝廷上下仍然背负着一股无形的压力,秦政也是呕心沥血。
因为实施的免战七个月快要结束,而高卢帝国的远征军占据安南大部分土地已经是事实。
大秦随时就会面对与高卢帝国的对战。
号称世界第二强国的高卢帝国,哪怕是一支远征部队,也让朝政上下担惊受怕。
毕竟十年之前,西方诸国派遣数千联军就攻破帝都,让大秦先帝慌忙逃窜。
在这样窘迫的局势,秦政决定趁着这次大秦新军的检阅,重振一下国家的民心。
此时的帝都虽然身处东方大陆的北方,肯定没有秦政前世那样,全球变暖的干燥,和环境污染严重时的雾霾。
但是这时候的天气却十分寒冷,幸好万里飘荡的雪花让这座古老的都城装扮的多姿多彩。
…………
而就在这个时候,位处于帝都东郊的练武场内。
精心设计的观众席上,早已坐满了大秦的文武百官和邀请而来的西方诸国大使。
只听到他们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等待目睹大秦蒙恬整编的新军到达。
坐于正位的李斯满脸复杂的与吕不韦说道:
“吕相,高卢帝国远征军占领了安南大部分领土,就已经停滞不前,半年都没有露出其他攻击趋势。
这让我非常疑惑,完全不像意图占领安南,当做东方的桥头堡啊。”
“李大人,谁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不过这样正好。
&n
第五十九章 检阅大秦新军前的风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