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整个单位每天每顿吃豆制品,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有一些肉菜里头也可以加上一些豆腐或者油豆腐之类一起煮。
所以到时候他们也会接到一些其他的菜单,这些都是江婉跟领导商量过的。
宋春梅想了想,好像也挺有道理。
半个月准备时间的话,他们刚好也可以去多跟人收一些黄豆。
之前村子里头种黄豆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是自从他们家开始自己做豆腐以后,村里头的黄豆基本上都被他们给承包掉了,家家户户也愿意把黄豆卖给他们。
一来大家都是在同一个村子里的人,肯定不会出现什么坑蒙拐骗,专门低价收精品的情况出现。
二来大家都是多年的街坊邻居,又是一个村本身知根知底的人,宋春梅的人缘又特别好。
而且他们一家子在村里的口碑都不错,所以很多人也愿意跟他们合作。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很多人可以靠着这个给家里积攒不少的收入。
以前种黄豆的人少,是因为这种黄豆种了之后也卖不出去,市面上做豆腐的人本来就没有几家。
种的家里吃,也不可能一下子吃掉那么多。
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去打工,也不愿意种地了。
自从林启越一家子做豆腐开始,让很多种黄豆的人看到了稳定的,收入,所以很多人都开始愿意种黄豆了。
所以将心比心带入一下,宋春梅也觉得有稳定的合作单位,会比她这样摆摊要好的多。
“也是,而且这样的话村里的黄豆也会更好卖一点。”
这半个月里,江婉和宋春梅他们,还研制出了更多的新品。
这半个月来,江婉从来没有停止过想要去研制新品。
因为她知道时代一旦变迁,要是他们还是不出新品,早晚都会被其他人给取代掉。
虽然这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但这也是事实。
等过几年做豆腐的人和厂子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机器代替人工来制作的方法。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必然也会研制出更多的新品来。
到那时候自己家这些东西,可能就会被淘汰掉,所以她一定要走在其他人的前头。
这期间江婉还查阅了很多的资料,完了还做了一堆笔记,想着怎么去研究新品。
没想到还真的被他们又研制出来几个新品。
一个是千张,一个是素鸡。
千张的话,江婉上辈子吃过,有的地方会管这个叫百叶,还有的叫干豆腐,豆腐皮之类。
拿来凉拌黄瓜,煮排骨汤,或者拿来炒大蒜叶子都是不错的。
甚至有的地方还会拿这个卷大葱吃。
但不管怎么叫,这两者之间本来就是同一种东西。
千张其实不止一种。
一种是可以炒菜或者是煮汤用的,而另一种是可以用来包肉的,包肉的一般的特别特别的薄。
也可以打成千张结用来烧肉或者煮汤,甚至于有的地方煮胡辣汤,还会加这玩意儿。
当然,那都是后话了。
或许她也得感谢一下李美茹上辈子还算认识的人多,总有人过来家里串门。
江婉虽然被欺负的很惨,但也因此听到了她们讨论这种。
胡
第116章 研制新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