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然后进了款台理账,她得赶紧把活干完,然后回家,今天已经比平时晚了许多。
      关小溪朝小满调皮地眨了眨右眼,然后背着包,哼着小曲走了。
      小满正在对账,被她这么一打断,心漏了半拍,又得重新再对一遍。
      不久后,建军急匆匆地进店,告诉杜鹃还有很多订单没有送出去。
      实在是忙不过来。
      没办法,店里必须增加人手。
      第二天关小溪上班,杜鹃交给她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招人。
      既然她有在商店工作的经历,又是上过高中,相信她认识不少和她一样,年轻需要找工作的年轻人。
      那些国营单位虽然还存在一定竞争力,但只要她开的工资足够高,相信会有不少人过来。
      关小溪这个机灵鬼,很快找来几个原来当过售货员的朋友。
      一听这里工资一个月一百块,都抢着过来。
      店里一下多了五个人,杜鹃的工作也就轻松多了。
      她让关小溪专门负责收款,让朱一文和小满做了经理,一人带两个新人,颇有一点把家具店做大做强的节奏。
      至于送货那边,杜鹃直接拿出十多万块钱,买了两辆解放,再一车配一个司机、两个搬运工,以后送货就安全依靠自己的物流了。
      为了方便建军在各个木匠家里来回奔波,杜鹃又买了一辆摩托车。
      没想到挣得多,各种花销也多起来。
      店里各种开销,每个月固定支出就要将近三千块。
      这是杜鹃刚开始开店想都不敢想的。
      当然,现在的收入也很可观,每天卖出的家具流水就有两千块,还有增长的势头。
      没想到陆文斌的报道这么有用。
      她赶紧跟陆文斌落实了打广告的事情。
      报社领导的回复是,可以投入少量广告试运行一段时间。
      杜鹃便花了两千块在报纸上,买了一个广告位一个月。
      广告的虹吸效应很明显,每天家具店里人山人海,朱一文他们从早忙到晚。
      他们每天都忙到很晚,第二天又要从家里赶过来,实在是太累。
      杜鹃干脆拜托王小娥帮忙租了一套房子,将里面改造了一下,当做宿舍。
      家离得远的,来不及回去的,就可以在宿舍住。
      没想到的是,随着来家具店里买家具的人增多,去李萍的水果店人也比以前更多了,王小娥和李萍都有点忙不过来。
      萌萌和妙妙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团子站在门口,本身也是一种吸引力。
      加上杜鹃的介绍,他们也愿意去水果店转转。
      离家具店不远,李春花的炒粉摊子也更热闹了。
      赵小军干脆把旁边的小店盘了下来,改成了一个小饭店。
      还是卖炒粉,不过增加了一些凉菜。
      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也会帮着李春花一起炒粉。
      一天下来,虽然很累,但看到实打实的钞票,他还是很高兴的。
      李春花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她知道,过来吃炒粉的有一大半是从家具店过来的,就想着让赵小军去感谢一下杜鹃。
      赵小军曾经跟朱一文结下过梁子,哪肯轻易进家具店,迟迟没有动作。
      直到有一天,肖丽丽想去看看家具。

第153章 订单暴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