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数据很有意思,也是我改变主意的关键。”
老人翻开新的资料,入目即是,以三千万年营业额,总员工上万的资格加入纺织行业发展组织理事会。
这进步令人心中一震,他不由得问:“这确定没有国家扶持?”
现在有很多私人企业发展起来其实也有国家政策在过程中扶持,比如说批建工厂,官方宣传,拉拢合作等等都是有可能的。
荣安摇头:“不仅没有,还在下半年里,成为京市海市两个城市里头市场份额占了百分之三十,总排名第一的企业。”
“怎么可能!”
“确实如此,成衣本就是这些大城市卖的多,大部分普通人还是以扯布为主,他们占的份额也就是成衣这一部分,但从六月份往后,京市新增了十五家尚衣店,海市新增了二十五家,而华裳也是这家企业的品牌。”
“一年开这么多家店?有那么多人要买衣服吗?”老人发出了不解的疑问。
“我也不懂,这可能需要更专业社会学人士的分析,但从资料上能看得出来,这么多家新店,全都能实现盈利,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的衣服,不论是哪一个品牌,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一点让我可以将这家企业列入考察对象。
而杨风说了一句话,对外展示的服装得有我们自己的特色,这就能让我看好她了!”
老人迟迟没有说话,显然也被这句话所触动。
他长叹一口气:“江山代有才人出,到时候我也跟你一起去看看,这自信从何而来!”
“哈哈哈,到时候要是您投她了,我去帮您问问看,能不能看看她那要卖一百万的衣服,我就去过一回,之后就进不去了。”
老人瞪了他一眼,也笑了。
看来被他赞誉有加的杨风,这辉煌的成绩确实是靠着自己,不然能把荣安拒之门外?
不论是那一句对外服装要有自己特色,还是将自己的衣服视若珍宝的行为,都透露着一股无可匹敌的自信。
但这自信还不足以让人信任。
杨风不知道这些,她在开内部讨论会,这年头艺术家少,愿意就职于普通公司的就更少了。
在关键时刻,才发现能画图的只有自己。
这让杨风在忙碌之中还小小生气了一回。
她也没有想到自己能用几年时间积累到如此地步,但多年的筹谋本就是为了能在84年大放异彩,路不一样了,终点是一样的。
杨风提前拿出了预计在那一年上新的设计图。
原稿的纸张已经有些泛黄,新誊抄的只有草图,开会讨论的是元素。
五个工种,女生有上衣,外套,裤子,裙子,佩饰,帽子围巾,男生有上衣,马甲,外套,裤子,总计十件。
每一个提出三种方案,那就是三十件服饰的生产。
资深员工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历练,对衣服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解和选择品味,再加上有传统技师的知识储备。
针对每一件衣服的细节,大家都做了很深的讨论。
做记录的姑娘手都快写得飞起来了。
第380章 看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