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经理有准备,一份接着一份给过去,很快就审完了。
后面的人跟着也都一样。
唯独到了杨风这里,还是营业额的证明卡住了。
周围几个厂长说好了要帮杨风说话,你一句我一句很快就喧哗起来。
那处级干部离得也不远,人又不聋,大声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杨风后头一个人回道:“这位副厂长说杨厂长的营业额不能证明!”
那位处级干部在心中啐了一口,他就是被领导打发过来盯着海城这几个纺织厂的。
领导说其他的单位都是国营单位有政府背景,唯独这位杨厂长是个体户,傅家要是想找事,肯定往这位身上找。
但是他们合办交流会的目的可不仅仅是为了那个发展组织,还为了鼓励个体户创业。
不然能在后续放那么多名额出去让人进来买货?
“拿过来我看看。”
他一张口,杨风手一伸就把桌子上她刚刚放下的所有资料都揽起来带走。
“你先等等,我把这家看完。”
杨风上一个人的资料看完,很快把她的也都看完,重点看了税收记录。
“你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咱们头一回办个体企业的事儿,我这儿就过了,但毕竟规定是要看年营业额,年底的时候你们再到工商局补一下。”
杨风点头:“好,您也知道我是京市的企业,年底是还要总负责人过来一趟,还是我们城市负责人来就行了?”
干部抬头看了她一眼,总觉得这位杨厂长深藏不露,这还有城市负责人呢,多新奇的词。
别说领导了,他也对这个风尚好奇得不行。
“可以,叫你们城市负责人来就行了,到时候要拿着相关证件的。”
杨风闻言又从包包里拿出一沓文件,冲着在一旁的何晓萍招招手。
“您看这是我们在海市注册的工厂和营业执照,还有公章,这些行吗?还有这位就是我们海市负责人。”
何晓萍主动伸手:“您好,我是何晓萍。”
那位干部给面子地握了握手,“可以,能证明人就行。”
“谢谢您了。”杨风和何晓萍齐声说道。
事情结束以后,她们也没离开,在一旁等人,早结束的人都在等待。
直到最后一个人结束,杭城的靳厂长松了一口气:“我们一起吃个饭吧,上哪儿去吃?我们杭城还有几位厂长一起,大家不介意吧?”
众人纷纷回应不介意。
杨风开口:“一起去海市饭店吧,我可是包了一整天呢。今天突然闹这么一出,估计约好的人都没去,钱都花了,不吃一顿说不过去。”
“嗯?”
田厂长笑着说:“要说今天谁最吃亏啊,那当属小杨了。
她这些天每天都有许多人找上门来谈生意,她们又要管自己的进货,可不就没时间签合同嘛。
就跟大家约好周末统一到海市饭店去签合同。
没想到今天有这么大新闻,进她货的人估计都去准备资料去了,花那么多钱定的饭店用不上了。”
“海市饭店定了一天!”有人惊异地问道。
杨风苦笑着承认:“所以大家就赏个脸吧。”
说实话去海市饭店吃一顿对这些厂长来说不是负担不起,但也不是洒洒水,杨风能定一天,对他们来说还是很震撼的。
很多人在心中困惑,难道这就是国营和个体的区别吗?
能掌握一厂的人也不会羡慕杨风,但因为这一顿饭也不会看轻她就是了。
租了海市饭店一整天当然是要按照自己的心意布置好。
一楼就像是风尚自己的展厅一般。
服装,床品,窗帘等都有各自的桌子展示,摆了一排,对面就是一排展开的签署区。
和想象中不同,人还是不少的,每一个位置都有人在签合同,在展示区也有人在咨询。
一群厂长过来时看到这一幕对杨风又是一番恭维。
有的人有所明悟认为可以模仿,有的人决心结交杨风。
总之,这一天的海市饭店没白租。
在饭桌上杨风确定了今天种种起哄也是这些人的手笔。
杭城多带了几个人,其他人有另带的。
南方人更看重宗族家乡这样的整体势力,来参与交流会的都不是一两家,在外就以整体为重。
所以看似今天上台的都能满足条件,其实是这些人私底下取舍过,选出的翘楚。
不到十个上台的,背后加起来的人有二十多个。
唯独杨风和田厂长孤身一人。
靳厂长熟悉了,还安慰他们:“我们这边啊相互都离得近,所以才会提防对方,你们离得远不清楚情况也是正常的,咱们现在也算是同甘苦了,以后互相照应才是。”
众人又是一番推杯换盏。
杨风劝了几劝,最好不要多喝,明天才是硬仗。
她对于自己成了全场唯二傻白甜这件事也是很无奈。
谁能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呢?
明明她才是那个最先知道消息的人,最后却成了全场最无辜的。
心里乐乐也像是在凡尔赛。
第372章 人外有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