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看了两人的履历以后,杨风一个研究生毕业的都不由感慨身在福中不知福。
换位处之,她还真不一定会下海。
先说聂兆权,考不上就读一个海市的好大学,出来进体制凭他的才华和背景一定能在建设局或者国企扶摇直上。
连路东那就更稳了,他的家世背景可比聂兆权牛多了,职业道路一看就是家里给规划好的。
就是太顺畅了,才会羡慕外头的刺激生活。
她没主动接触是对的,他的父亲不骂个体户是人家自己在搞研究,对方认可风尚都是一种荣幸,可他亲儿子真心动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人没问题,手续杨风很快就办好了。
时隔许久,这些单位的关系也没有拉下,反而因为指标增多,对杨风这样的大户更友好了。
毕竟凭借个人资产,杨风怎么说都是全国前列了,论企业来讲更是一骑绝尘。
年初枪毙了一个贪污的县长,宗贪污金额高达两万三千多人民币,已经是全国上下都难以接受的事情了,去年贪污了一百斤大米的也同样被撸了帽子蹲大牢了。
像杨风这样能带来巨额税收的单位就比较欢迎了,甚至还会主动流露出一些消息。
严旭后来买地买二层楼都是跟这些单位打听的。
当然杨风一次不会只干一件事,她另外还弄了几个,经营表也合法了,另外还有几个品牌名严旭都看不懂。
“飘逸造型设计是干什么的?”
杨风问他:“感兴趣吗?”
“我都不知道干嘛的,就是有点好奇。”严旭把手里的资料递回给她。
杨风沿着两边往中间对了对,整理好放进包里。
“做头发的,你这两天可以去看看理发店怎么运营的,要投入什么样的成本,要是有人年轻手艺好的店可以直接买下来。”
别看严旭年龄大,他不比连路东少爱打扮,杨风一看就知道他那头发是找人专门剪得。
相信这件事教给他也不会多为难。
果然严旭没什么压力地答应了。
如何从零开始调查一个行业,一个市场,杨风带过他两次,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自己不仅锻炼了一次,对这种充满挑战但是成就感十足的工作喜欢极了。
主要是这样的工作给人一种安全感,离开了任何公司也不用担心自己吃不上饭。
大不了自己创业就是了,学得就是从零开始的能力。
内部的大会也筹备好了,刚好那天有一节课,何晓萍替全体请了假,给连老师放了假。
连老师知道缘由后还问了何晓萍能不能参与,何晓萍也做不了主,就问了杨风。
杨风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这次会议挺重要的,全是内部人比较好。
正式召开是在发圈厂的礼堂。
风尚在海市的第一个工厂是发圈厂,这里占地面积不小,有一个大的礼堂可以使用,平时还会租放映机来给员工放电影。
第360章 公开演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