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6章 舆论压力[1/2页]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说画中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风筝节刚刚结束,杨风再也不是半年前那个拿着签字盖章的单子到处上门找人的人了。
      杨风这个名字在京市主流的圈子里都有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在那一个月里被她磋磨的各个单位,他们在数钱的喜悦中逐渐从小杨变成了杨厂长杨代表杨老师。
      他们都在关注尚元大楼的下一步行动。
      希望能从中学到些什么,毕竟大家都是一个商圈的人么。
      也就是说这群关注杨风的人第一时间就得知了这起大案。
      除了人贩子和除恶,几乎没见过高达几十人涉案的违法事件。
      媒体很快也闻着味儿报道了。
      毕竟是全国第一起侵权案。
      只是这次杨风没有打招呼,各家报纸说的角度都不一样。
      大部分还是看结果的,论点也是呼吁守法。
      然而也有一些小报挖掘出了这些违法人员背后的故事。
      报纸版面就那么大,他们挑了三家去报道。
      一家是郊区的贫困户。
      家里只有五平米,住着一家七口人。
      还有年近八十病痛缠身的老人。
      摆摊只是为了给老人治病。
      一番措辞看得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一家就是从工厂出来的姑嫂三人合伙的那一家。
      报道上说姑嫂三人为了做衣服人都瘦的枯槁。
      她们本就是批发工厂的优秀员工。
      手艺在批发工厂都是佼佼者,做的衣服比大部人都好。
      没被抓的老人都说是工厂黑心容不下员工出来创业才告的人。
      还有一家是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尚衣打折的时候买的。
      真的是尚衣的衣服,要是假的的话天打五雷轰。
      前两家杨风还能理解,这最后一家能放上来恶意就太明显了。
      且不说去年你从尚衣买的衣服真的能一连卖好几个月?
      就光说“天打五雷轰”这五个字能印出来,杨风就想说不去向有关部门投诉这家报纸都是她善良了。
      破除封建迷信不会伟人刚走了就忘了吧?
      要不说不要惹笔杆子呢。
      杨风不清楚自己有没有惹过这家报纸。
      但她自己这辈子的主业就是干这个的。
      上辈子在营销圈里打转了那么久,能看不懂这文字的机锋吗?
      也没说她起诉有错,可句句都是人民的不容易,把工厂得理不饶人的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
      人都都是会更容易偏向弱者的。
      在一片正义的声音中,只要出现一个模棱两可甚至稍微偏向的就会带跑一大群人。
      后世嫖的男明星被抓还有人说过分的呢。
      更不用说在这个法律科普不到位的年代了。
      人们根本不懂品牌侵权是什么意思,看表面就是你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在欺负普通人。
      更强盗一点的逻辑就是你都赚了那么多了,怎么不让别人赚一点呢。
      这篇文章的价值是巨大的,传阅度也很高。
    

第346章 舆论压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