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这魄力真是不一般,您放心,这两个月除了供货,剩下的就交给我吧。”
杨风说着又从包包里掏出一份材料。
姜卫军年纪也不小了,谈话谈了一下午,看杨风的资料又要动脑子,他不动声色地抿了一口茶水,接过杨风的材料。
他看了一眼就苦笑着说:“你这可不怎么厚道啊,你这都想好了,还跟我谈那么半天。”
他手上赫然是一份半年供货合同。
杨风不承认:“您仔细看看,这是咱们的一期合同。
我跟谁签合同都是这样办事儿的,给咱们双方一个保障。
不然我说好的长期合作长期供货,拿了一期的货人跑了,您后续还得继续生产,这期间的损耗怎么办对不对?
您看看我合同上也写了如果联合办厂不成功后续的货和工资又是怎么合作的。”
姜卫军看下去就知道她说得没错。
合同上写得不是给员工涨一倍工资,而是作为双月奖金发放的。
也不止发两个月,在事情未有定论前一直给发。
如果不能办厂,那就取消奖金。
招聘的临时工也可以由机械厂自行决定要不要留下来。
而他粗略地算了算,按照合同里写的二期最低供货量,说不准这期间招聘的临时工都可以继续干。
这是一份非常完整的合同。
可见杨风在这其中的造诣。
姜卫军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半小时。
连他的秘书都没忍住进来倒了一杯水。
合同没有多大的问题,就是太完美了。
而他又没什么拒绝签约的理由。
太快了。
杨风也察觉到了有些不太对劲,于是她站起身来,“姜厂长,这样吧,这几份资料呢我都留在您这儿,您要是有时间就抽空看看哪里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教教我,我厂里那边还有点事,您看,要不咱们今天就先这样?”
姜卫军从善如流,他笑着说:“也行,之后我给你去电。”
杨风告辞出来浅笑着离开机械厂。
回家的路上慢慢骑着车,驱散心中的疲惫。
如今她是有信息差的优势,再加上十几年坚持看报有对局势判断的积累,才能显得出来她的能力出众。
然而她毕竟不是专业学过这个的,加上本身兴趣也不在这儿。
跟这些老江湖打交道的时候就感觉自己格外劳神费力。
要是有一个专业的投资团队就好了。
渴望归渴望,可该办的事儿都得办。
能占政策的便宜也就这几年了。
领导们对各种经营形式不了解,对很多事情都做模糊处理,对新型事务都处于观望期间,所以才有很多机遇可抓。
杨风的最终目的不是大量敛财,但她想做的事情又离不开钱财。
所以才早早瞄上了这个在八十年代大爆的电子手表市场。
姜厂长以为的也不算全对。
她今天绕了这么大一圈的目的其实还是在大楼营业时能上新手表。
虽然新表供应了那么多,但对于整个市场来说还是缺乏的。
&nbs
第340章 好好睡一觉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