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亲戚里几个结婚的,杨风都勒令他们必须参加高考,一年考不上就考两年!
      媳妇读过高中的,也必须要考!
      哪怕是大爷爷家的二婶不高兴,也没办法。
      杨风头一回这么强硬,她又是家里的文曲星,这么多年来最有出息的一个。
      大爷爷信她,那就全家人都得听,大的小的全都一起开始学。
      相比起高考的广泛传播,研究生博士生的学位制度就没有那么高调了。
      安静地在六月落实。
      不出她所料,老家考的最好的就是向左。
      向左的分数很高,她很倔强地报了北大。
      她想和改变了她命运的小姑姑在同一所学校读书。
      沈妈来信问她会不会太高了,万一落空怎么办。
      杨风直接回信说落空就再考,其他人也是,一年考不上就再考一年。
      其实第二年不一定有第一年好考,但是杨风想的是他们可以考三年。
      比起前几届大学生的含金量,蹉跎这几年根本不算什么。
      现在又不是像十五年前一样揭不开锅,一大家子都得靠跟杨爸借钱。
      他们村的生产这几年干得一直不错,生活水平比起山里的村民不知道要好多少。
      不过具体情况其实比她想得要好很多,基本上所有报考的都有书读。
      杨风早就寄了书回去,还点了他们几个的名,被大爷爷一说就不敢不看。
      后来消息确定了之后,大爷爷更是拎起棍子劝学。
      就是有两个都是大专的分,他们还都想往京市报,杨风就让他们再考一年。
      其他人都专门开了介绍信,来京市找杨风咨询报学校的事情。
      杨风九月发表了她的第一篇论文,唐诗格律研究。
      同时确定了78年毕业以后,继续在校深造,硕博连读。
      大四这一年她在学校就没什么事情了。
      只是现在学校正是非常受关注的阶段,恰巧遇上第一届学生入学,杨风不想横生枝节,每天雷打不动地跟着上课。
      她跟几位老师一起讨论了未来几年的研究课题,就提前着手准备了。
      同样是在77年,杨风在报纸上看到了在国际上闪耀的好友。
      “据狮城晚报报道,来自东方的青年芭蕾舞蹈家在狮城奉献了无与伦比的表演,她也是本届绮梦大赛的总季军……
      年底,安梅女士将在京市大剧院携手海市部队文工团的舞蹈家们共同表演《红灯记》”
      之前她有收到过安梅的信,说是要去国外学习。
      后来她到京市以后也没有写信给她,回到云南那边也没有收到信,韩境元每次给她写信都会附一句没有收到来信。
      这几年可以说是牵肠挂肚了,没想到她成长的速度竟是如此之快。

第160章 高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