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奇地瞧着两个大家伙,观察了一会儿,瞪大眼睛问他:“这不会是甩桶吧?”
韩境元看人惊喜心里也欢喜,面上还故作淡定:“终于做出来了。”
可不是终于么,每天用一点点时间分到这上头,研究两年了,实验了好几回才做出来这两个。
他现在有自己的实验室了,做这么一个小东西,钱补齐了也就没什么。
杨风都不困了,抱起铁桶就往水瓮旁走,韩境元赶紧接过去。
真的很重。
“铁的吗?会不会生锈?”杨风跟在他身后问题不停。
“不是,钢的,里面是塑料。”
杨风拿了两件今天换下来的薄衣服,拆了枕套和枕巾拿出来,倒了洗衣粉进去就让韩境元试试给她看。
韩境元接了水踩在底座上,两只手交替地拽着两侧的拉手,内筒飞速起转,拉了几分钟拔了塞子水就留在地上了。
杨风拎出来看了看,洗夏天的衣服反正是没什么问题。
又洗了两遍就干净了,甩干也很快,基本上抽个几分钟就不怎么滴水了。
其实这个东西若是投产的话应该也能卖得挺好,纯塑料做成本也不高,现在的劳动力多,力气都大。
再说了,再费力也比不过手搓衣服。
使大力拉个几分钟就半干在冬天可太好用了。
杨风撺掇韩境元写个小论文把这个研究成果卖出去。
韩境元无奈地说现在国内没有卖研究成果这个说法,但还是听她的写了论文报上去。
现在洗衣服都是家庭妇女干的活儿,这么一个机器占用生产资料报上去也不怎么受重视。
生产家用机器的更看重电风扇这种产品。
沈妈八月底到的,来时是杨风托了钟建设接的。
沈女士知道有人接,这次带的东西变本加厉。
钟建设送沈妈上来时扛着一个大的婴儿摇篮,沈妈手里还提着好多东西。
这婴儿摇篮是杨爸做的,还是他以前当学徒时跟师父学的,以前大户人家家里放的。
四条腿交叉立在地上,中间既能活动也能固定,刚好是大人不用太弯腰的高度,可不就是一个大家伙。
沈妈还提了干菜啊,老家的花生什么的。
还有她小婶家小孩穿过的衣服,老太太又纳了鞋给她。
楼上的房间已经收拾好了,沈妈就住楼上,楼上有些热,杨风就给钉了纱窗,能开一晚上窗,不过也热不了多久了。
第二天早上沈妈就早早起来给两人做早饭了,等两人上班走了,东瞧瞧西瞧瞧,研究自己未来的阵地。
这有个小院儿真不错,院子里还有一个能做饭的地方就不像在筒子楼上热死热活的。
院里还有菜,想吃个西红柿直接摘了就能吃。
等杨风和韩境元中午打菜回来时沈妈都和隔壁玉芬嫂子认识了。
玉芬嫂子看杨风回来跟她调笑:“你妈比我都看着年轻,那你叫我嫂子这不是差辈了?”
杨风也不让她,笑着说:“哪儿差辈了,你们俩论你们俩
第129章 要生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