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3章 逛文物商店[2/2页]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说画中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爽快了。
      花了不到两百就拿下了,主要还是那个玉雕值钱。
      经理看她掏钱掏的爽快,就给她拿出好东西看。
      杨风本来想买一套首饰的,可想也知道沈妈不会戴,沈妈小时候是见过好东西的,她们家估计也有她姥爷留下的,这摆在店里的她未必看得上眼。
      可经理拿出了几样让她无法拒绝的东西。
      一块拳头大的帝王绿,还没有经过任何加工,还有一个长达三十厘米的牙雕,亭台楼榭栩栩如生,摆在那里就是艺术品。
      杨风问他还有没有这种镂空牙雕。
      经理看她都不看那大宝石一眼,就知道她懂行,也不蒙价。
      又拿出来了一件将近五十厘米高,上下多层的牙球摆件。
      这件更了不得,最顶上的牙球,外面是繁复精致的高浮雕缠枝牡丹圆环,含苞的怒放的,竟是没有一朵重复的,均匀地分布着几个孔,里面是一层一层的镂空圆球。
      圆球内镂空的牙球通雕菱形纹,花瓣纹,层层可转。
      中间是罗马柱相连,大牙球下接一个小牙球,也是同样的技艺,连小牙球内部都有九层可转。
      柱身是缠枝牡丹下承覆钵式底足,连足壁都是镂空雕的缠枝牡丹。
      还有几件小一点儿的,但杨风已经完全被这一件吸引。
      “这一件儿啊,年份上不是特别久,清朝的,可工艺上没得说,光是雕刻手法就用了通雕、高浮雕、剔地雕、阴线刻等技法,这样式就更不用说了,点雕,菱格锦纹,花瓣纹,你瞧瞧多复杂啊。”
      杨风笑笑,她当然知道这件儿工艺复杂了,还是以后博物馆展示的大件儿呢。
      可这年头讲究年份,讲究金银,唯独不讲究手艺。
      “那这几件呢?”杨风离开这件,又问另外几件小的。
      “这几件呀,说不上是文玩,只是前几年手的匠人打的,不贵,你要是要这件,这几件就一样一百块捎带着买了。”
      杨风就知道,不管是什么时候水最深的都是这些卖文玩的二道贩子。
      也不是说这个价贵的离谱,主要是到不了手艺人手上。
      他们收人家的东西不知道能不能给个二三十,现在要一百米金,真是……
      “给个实价儿吧。”杨风抬头笑笑。
      “这真的是实价了,再实没有的了。”经理抑扬顿挫地说。
      杨风不吃他这一套:“说实话吧,多少钱,我时间不多。”
      经理一长串憋在嘴里换成一句:“两千,全带走怎么样?”
      杨风定定地盯着他,两千,就是现在的人民币四千,米金的价值再高些……
      “没诚意。”
      “一千九,不能再少了。”
      “你知道我专业的。”杨风丝毫没有动摇。
      “一千八,这真的不能再少了。”
      不知道这话术是不是也是有传承的,跟几十年后她去古玩街淘东西话术一模一样。
      发音难懂了点儿,一点也不影响她听明白意思。
      “按理来说,五百,我一套全带走也是个好价。但是我时间不多,我给你八百,就不讲价了怎么样?”

第123章 逛文物商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