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一章 明月照大江[2/2页]

俏皮农家女 松花树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顾清霖见状更是来了气:“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爹?王家是亲家,你一天就打了人家两儿子,连姑爷都没放过,你让两家的脸往哪里放?你是父母官不假,可也不能不近人情啊!若不是今日出门喝茶,我还不知,那典吏一职,你还给姑爷,不然你让书儿在王家如何待?”
      “说完了么?没有,就请继续!”顾轩放下茶盏,径直去了书房。
      这人一走,正堂里连个丫鬟小厮都没有,顾清霖说得口干舌燥,自己倒了杯茶喝下,又气呼呼地走到门外,扯着嗓门道:“你个不孝的,好自为之!”
      院子里,除了雨声,没一点动静。
      又是一声:“你爹要回府了!还不出来?”
      四周依旧寂寂无声,顾清霖一甩衣袖朝院门走去,一路谁都没见着,就门房处的老头对他说了声恭送顾老爷。
      书房里,凌瑜和顾星辰坐在书榻上用麦秸杆编小鱼,顾轩也坐到跟前:“瑜儿,你先前说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想来这话还挺有道理的。”
      凌瑜有些心虚,这是她搬来的,她也不知原意:“是有道理,你看咱们把丫鬟小厮都撤了,你再一走,爹那么大的火气,没一个在跟前听的,他不还是回府去了么?只要他不放火烧房子,丫鬟小厮们都不得现身的。”
      顾轩叹道:“哎,我身上流着他的血,不能真拿他如何,顶多只能吓唬他而已。”
      “阿瑾,说到案子,我觉得你在那个胡什么刀回县衙禀报之时,你就算好了要如何处置王横的,不然哪能还没结案,你就把人给打了的。”
      顾轩似笑非笑道:“王横在衙役们拿他到堂时,跟衙役们动起手来,算是罪加一等,才动了板子,如若不然,他这次又给逃脱了。”
      “那如此说来,还亏得他整那么一出,你才能下手。”
      ……
      顾清霖回到顾府,戚氏就迎了上来:“老爷,事情办得如何?轩儿应下了么?”
      “自己问去,别问我!”
      看着甩袖而去的背影,戚氏心下叹气,知道这没戏了,书儿本来就埋怨着她的,这以后没准儿都会恨上她了,可终究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她还是有些放不下。
      戚氏又想到了顾辕,现在懂事了些,知道他二哥二嫂的好了,就是以后读书不成,靠着他们,也是能过下去的,这样一想,她的心里好受了些。
      天已放晴,田里的麦子已出了芽,这快两年的努力,那些田地边大多只栽种着桑树和果树,会影响粮食产量的杂树都被砍了去。
      凌瑜扬起了笑,心底盘算着造桑皮纸的事,选址要考虑到取水取材的问题,还有万一她家书生以后升迁,厂子还得是她的私产才成,为此就不能修在公田庄子上,只能在离水源近的地方买块地。
      疾驰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纸鸢撩开小帘,激动地道:“夫人,您快看那边!”
      凌瑜向外瞧去,南边的官道上,两人打马而来,那装束一看就是官府中人,她笑道:“是乡试的喜报!石叔停一下,让他们先进城去。”
      “是,夫人。”石秋勒停马车,道旁的行人也纷纷避让。
      凌瑜见着两人打马进了城,有些小激动,乡试是为国选才,也是地方官的政绩,不知县城这回中了几人,纸鸢看了看她家夫人的神色,小声道:“夫人,那咱们是先给老夫人送芋头过去,还是先回府看看?”
      “先送芋头过去吧,还得接星辰呢。”凌瑜放下帘子,那些考中的举子家的门槛儿估计又要被人踏破了:“纸鸢,你可听过榜下捉婿?”
      纸鸢笑道:“回夫人话,奴婢有幸看过一回坝坝戏,戏里唱的就是公子高中状元被人榜下捉了去。”
      “哦?那后来呢?”凌瑜有些意外,她来县城两年,只去听过说书,却未曾去戏坊看过戏,改日她定要去瞧瞧。
      “那状元郎成婚后,他时常想起当初那位小姐的相助之恩,在夫人的追问之下,他才如实告知,夫人觉得状元郎是重情重义之人,便派人把那位小姐接去了京中,娶为平妻。”
      “这跟话本子里写的差不多,都是书生与小姐的故事。”
      两人说着话,时辰过得格外快,凌瑜接孩子回府时,衙门外布告处围着不少人,已有报录人敲着铜锣去报喜了。
      顾星辰掀起小帘子瞅着外头,纸鸢稳稳地扶住他,他指着外面,又看着凌瑜道:“娘,娘,锣,锣,我要!”
      “嗨呀,星辰,你看上面,是不是有星星?还眨着眼睛呢。”凌瑜望着马车顶,顾星辰也抬头寻着,纸鸢抿唇憋着笑,她家夫人竟哄骗起公子来。

第七十一章 明月照大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