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她,外面传来询问声。
“纸鸢,咱们下去看看,是不是马车撞到人了?”
“嗯,夫人,您小心点。”
纸鸢扶着凌瑜下了马车,马车前面躺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四周很快围上来一堆人,车夫石秋喊了几声,却不见孩子有反应,便蹲身探着鼻息。
“石叔,孩子怎么样?撞到哪了?咱们先别动他。”凌瑜问道,若是真撞了孩子,她怕擅自挪动会造成二次伤害。
石秋皱起眉头:“回夫人,孩子有气儿,看打扮可能是个要饭的,咱们马车正走着,他突然冲了出来,幸好马车走得不快,我也及时拉住了缰绳,压根儿就没碰到他,他大概是在装晕,要不就是饿晕了。”
石秋也是会几下拳脚的,凌瑜信他的话,纸鸢正准备拍小乞丐的脸,人群里就挤出来个老乞丐趴在地上着急地喊着:“四娃子,你咋样了?千万别吓爷爷啊,你死了爷爷咋活呀?快给爷爷看看,是不是伤哪了……”
或许是孩子见他爷爷太过着急,便缓缓坐了起来,老乞丐见此,沉着脸道:“你个娃子!咋就吓爷爷?咋就不听爷爷的话?下次再吓爷爷,爷爷就——就不要你了……”
凌瑜已明白,他们遇到碰瓷儿了,老乞丐转身给她磕头道:“求贵人开恩啦,饶过四儿,四儿不是存心的,他是心疼——心疼我这个老不死的两顿没吃东西,才冲过来的,贵人,您要打就打我吧,放过孩子,四儿,快,快给贵人磕头认错。”
四周的人开始骂乞丐祖孙了,甚至还有人向他们啐口水,石秋朝几人拱手,说了几句好话。
凌瑜心酸:“老人家,小四儿,你们快起来,我不怪你们,以后可别如此了,小四儿突然冲过来,幸好没伤着你。”
四儿站起身拉起他爷爷,才捡起竹棒子和破碗递到他爷爷手里,凌瑜掏出钱给纸鸢:“纸鸢,你去那边馒头铺子买十个馒头,再要碗开水来,石叔,你把马车往路边赶下。”
石秋应道:“诶,咱家马车确实有点挡路了。”
老乞丐拄着木棒,十分局促,凌瑜尽量放缓语气:“老人家,您到马车沿坐去,我跟您这孙子说几句话。”
老乞丐嘴唇颤动,他今天真的是遇贵人了,他原本以为又要挨一顿打。
凌瑜看着跟她小弟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叫四儿,是吧?为了爷爷拦马车讹诈,有孝道且勇气可嘉,只是这样做不对,以后不能这样了,更何况那多危险。”
四儿一言不发,直愣愣地盯着凌瑜,眼里有着倔强,凌瑜耐心地道:“你不说话,我就当你默认了,一会儿陪你爷爷吃馒头去,明天上午,你带爷爷到县衙对面的空处来等着,我找你有事。”
马车前,一老一少狼吞虎咽地啃着馒头,看得石秋和纸鸢不好受,他们也是吃过苦的,若不是迫于无奈,谁不想好好活着。
临走时,凌瑜掀开马车帘子:“四儿,明天一定要来。”
到家时,凌瑜有些意外,她家书生竟在房里练字,顾轩搁下笔:“瑜儿,累着你了,今天铺子上如何?”
凌瑜上前抱着顾轩:“不累,铺子上还好。”
顾轩回抱着凌瑜:“怎么了?是遇到谁了?”
“没,我就是想抱抱你。”
“那就多抱会儿,这些天着实忙了些,确实很少陪你。”
“没事,衙门公务要紧。”凌瑜有些犹豫,她不知要如何说乞丐的事,又听得顾轩道:“或许凤来县因地理位置的缘故,不少难民乞丐流落到此处,这几天,在想如何安置流民的事。”
凌瑜松开手,缓缓抬起头看着顾轩,声音温柔:“阿瑾,咱们这算不算是心有灵犀?其实我今天在街上遇到了两个乞丐,是相依为命的祖孙俩人。”
顾轩轻捏着凌瑜的脸:“难怪你心事重重的,还不肯说,你放心,他们是大历朝的子民,也在我的治下,我哪会放任不管?”
凌瑜抿嘴笑,又跟树懒似的抱着顾轩不撒手:“阿瑾,你真的是个好官,我替他们谢谢你。”
“谢?瑜儿要如何谢为夫?你呀,以后有事别瞒着我,要不然为夫可得好好震震夫纲。”
“是,妾身领命,以后绝不瞒着夫君。”
两人坐到桌前,凌瑜倒了杯温呼呼的水:“对了,阿瑾,我想问问那些倾脚夫收的夜香送去了哪里?”
顾轩收着桌上的笔墨:“瑜儿有所不知,倾脚夫这行也叫金汁行,是有着行规的,咱们县衙这块倾脚夫是拿着俸银的,他们大多都是子承父业,只收所属县衙部门的夜香,更何况官仓和官盐铁坊也不是常人随便能去的地方,他们各收各自区域内的夜香,不得越区,县衙的夜香收去了县衙公田,其他的大概是去了大户家庄子或者是卖了。”
听顾轩这么一说,凌瑜实在是佩服古人,取名儿文雅不说,连夜香都能卖钱。
第四十二章 金汁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