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六章 冶铁技术的改革[2/2页]

重生1959:进山打猎,开局救下女知青 松香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吃了饭,陈东又一次爬到山上。
      现在还剩下最后一根铁包木的立柱,蓄水池的承重部分就完成了。
      现在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墙壁和地面该如何处理。
      黄泥肯定禁不住水泡,必须换一种防水的材料!
      防水的东西……
      胶!
      陈东猛然想到,山顶上还有几棵铁桦木。
      铁桦木的树干能提取出来胶,这种胶水在几十年以后被广泛应用在汽车、轮船等大型器械上。
      其耐用性与韧性不言而喻!
      可这东西的硬度远比铁器要高,想伐倒这树,普通的钢铁肯定不行。
      陈东想了好一会儿,决定做一把新锯子。
      为了让锯子强度更高,陈东把锻打次数从五次提升到十次。
      铁水被浇在模具里,形成了一个长条铁块。
      每一次锤击都会溅出来一些黑色物质,那是铁矿石里的杂质。
      陈东必须最大程度地减少杂质,以此保证铁器的刚性,给下一步做好铺垫。
      十次锻打之后,铁块上已经没有杂质渗出。
      铁块再次回炉,变成铁水后,被浇筑在锯子的模具上。
      对于一般的工具,现在已经叫成型了。
      可要啃铁桦木这种硬骨头,最多只能叫坯子,根本不是成品。
      陈东把锯子再次放进炭窑里。
      又用木块把整个锯子包裹住,随即便在下方开始加热。
      这是锻刀八艺中的一项,名为渗碳。
      相比于传统的碳化,渗碳技法对坯子的要求更大,所以陈东才会把锻打次数增加。
      如果坯子的硬度不够,在窑里就会被毁。
      陈东始终控制着窑内的温度,火大了就喷点水,火弱了就捅几下,把空气送进去。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窑内温度稳步攀升。
      三个小时以后,炭窑温度逐渐减弱。
      炭窑一开,满屋红光,热气扑面而来。
      待到热气散尽,陈东才凑上前。
      从外观上看,锯子没有任何变化,但炭变色了!
      烧出来的炭,应该是乌黑色,而现在烧出来的炭,已经变成黑灰色,上面泛起不少白色斑点。
      只有碳元素少了,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而那些丢掉的碳元素,全部被锯子吸收了!
      渗碳成功!
      碳元素和铁元素会形成碳化物,从而增强刚性与硬度。
      由于没有检测硬度的设备,陈东只能按照最原始的办法测验。
      平常能见到的木头里,柞木和黄杨是硬度最高的。
      陈东找来半截柞木,斜着搭在凳子上,左脚踩住,右手发力。
      “呲咔……”
      陈东手上一发力,锯刃已经砍进木头里,十几下的功夫,柞木拦腰折断。
      这个结果让陈东颇为满意。
      平时用斧子,至少也铆足劲狠劈几十下。
      可这依然不足以啃动铁桦木这块硬骨头。
      现在还需最后一步,增氮!
      氮元素的存在,主要是增强硬度,在温度的加持下,会析出超显微氮化物,其作用就是给钢铁表面形成一层无形的外壳。
      放在以前,陈东肯定会为氮发愁。
      可他手里有一样宝贝!
      之前,他用动物内脏怄发的液体化肥,还剩下一些。
      这一摊子恶臭的液体里,藏着陈东要的氮!
      只要放在窑里持续加热,就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在增氮之前,陈东做了最后确认。
      氮元素确实能增加强度,但牺牲的就是塑造性,一旦开始增氮,就没有后悔的机会。
      确认一切无误后,陈东把液体淋在锯子上,随即便点火加热。
      那东西本来就臭不可闻,一加热更是要命,排风系统形同虚设。
      陈东逃命似的从地下室跑出去,一直到三个小时以后才敢回来。
      锯子在窑里发生第三次变化。
      原本银白色的锯子上多了云朵般的烤蓝色。
      这就是它最终的样子!
      ……喜欢重生1959:进山打猎,开局救下女知青请大家收藏:

第九十六章 冶铁技术的改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