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山似的沙子平铺在地面。
      队上已经生锈的犁耙被磨的锃亮,阳光一照,反光都有些刺眼。
      犁耙还回去的时候,队长是又喜又愁。
      喜的是,陈东把犁耙弄的这么亮,看着就锐利不少。
      可让他犯愁的是,现在压根没人干活,磨的锃亮又能咋样?
      更让他想不通的是,陈东好端端的为啥要磨犁耙?
      他哪知道,这是最原始提取铁元素的技术,沙磨法。
      没错,就是字面意思。
      把生锈的铁器放在沙子里反复摩擦,就能得到一些金属元素。
      而后。
      陈东用黄泥塑了一个长方形的模具,又用木条把四周围上。
      一切准备就绪,陈东把沙子填进熔炼炉。
      周晴在一旁都看傻了。
      陈东这是要烤沙子?
      没错。
      陈东就是要烧沙子。
      沙子里的二氧化硅是制作玻璃的主要原料。
      有了玻璃,陈东就能建阳光房,从而打造一个可控制的生态圈。
      甭管外面是旱是涝,都能让自己的农作物正常生长。
      不过,二氧化硅的燃点在1700°左右,比铁还要高!
      以现在的技术手段,肯定做不到。
      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入高纯度石灰,能迅速降低二氧化硅的熔点。
      只要能降低在1300度左右,陈东就有办法把玻璃做出来!
      玻璃窑开始工作,炼铁窑也要动起来。
      为了减少玻璃中的气泡产生,从而更好的增加透光性,必须把玻璃液充分搅拌。
      而这就需要一根特制的空心管。
      铁管长约一米,内外两层,而且要一体成型,否则不耐用。
      对于这种东西,只能选择浇铸法。
      ……
      在高温的作用下,沙子渐渐从固体变成金黄色的液体。
      有了石灰岩的参与,二氧化硅的熔点被降低不少。
      随着温度持续增加,金黄的液体渐渐变成枣红。
      时候到了!
      陈东把木头打湿,又绑在搅动棒的尾端,免得把手烫坏。
      烧好的玻璃像巨大的麦芽糖,每次搅动都需要用尽浑身力气。
      粘稠的玻璃液在搅拌中渐渐成型,空气也最大限度的排出去。
      陈东赶紧挑起一点玻璃液,放进提前制作好的模具中。
      玻璃液和铁水不同。
      这东西更像是半固体,粘性非常大,放进去的瞬间,必须马上压平,否则要不了多久就会凝成一团。
      陈东手里唯一能代替压板的工具就是铁锨。
      待到温度稍微降低一些,陈东立马用铁锨压上去。
      铁锨碰到玻璃液的一瞬间,陈东明显觉得铁锨在变软。
      铁的熔点在1300度左右,这玻璃液现在至少有1500度。
      必须加快速度,否则铁锨坚持不了太久!
      陈东用最快的速度把玻璃液压平,但玻璃几乎没有透光性,模糊的像是图了浆糊。
      就目前这个阶段来说,形状平正,没有明显凹凸起伏,这就算是合格。
      转头,陈东抄起铁锨,把剩下的干沙扑在上面,形成一个厚厚的沙堆。
  &nb

第七十二章 大工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