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在袁小英家门口的大白杨下。
刘刚扒拉着碗里面的炒面。
张天祥脸上的表情比吃了屎还难看。
这件事情。
他犹豫了几天。
眼瞅着家里现在乌烟瘴气,鸡犬不宁。
其次,他也知道自己婆娘说得有道理。
现在的人。
全都向钱看。
十几年前,他这个村主任还能威风起来。
可随着吴大海当上村长。
压了他一头。
现在刘刚这小子弄鱼塘,搞种植。
风光无限。
再看他。
拿着每个月两千块钱的工资。
给儿子还完十万块钱的银行利息。
只剩下一千多块钱。
家里的日子越来越紧。
两口子的关系也走上了决裂的边缘。
如果他还不能尽快提高家里的经济收入。
张天祥心想等老了,自己搞不好也会和那些孤寡老人一样,去养老院过日子。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张天祥也顾不了好多了。
“小刚呀,之前承包土地的时候,你老叔和你开了句玩笑,你是不是当真了?”
刚吃了一口炒面条的刘刚。
听到这话。
差点没给直接呛死。
好不容易停止了咳嗽。
转过头,看了眼站在自己眼前的张天祥。
“主任,您……您刚才说什么?开玩笑?”
“是啊,咱们村这烂怂地你也知道的,一年种地下来,纯利润每亩不超过五百,咋可能两千块钱承包给别人对吧?”
“等等,那您的意思是?”
“我想可以的话,我家后河旁边那三亩地,你看看能不能也承包过去。”
“这……”
刘刚有些为难了。
现在鱼塘已经修建了三分之二。
而张天祥家的地,正好就在鱼塘正中间。
那么一大片,可以修建三个鱼塘。
现在想要将里面的土挖出来。
然后再将土运输出去,显然是一大难题。
大型的装土车开不进去。
只能用三蹦子。
但是三蹦子撑死了也就装四五方土。
一个鱼塘,一亩地。
抛除鱼塘四面开辟的道路,少说也有五百平。
这样算下来,那就有一千方土。
三蹦子一次拉五方,那也要跑二百趟。
因为考虑到以后复垦的问题。
从鱼塘挖出来的土,现在全都堆放在南山镇通往南山村的大桥背面山沟里。
跑一趟,最起码需要一个小时。
一天就算是三班倒,一个鱼塘下来最少也需要花费七八天时间。
当然这还只是土方,后期加固时所用的水泥沙石,还要用三蹦子。
想到这些,刘刚脸上露出一抹尴尬的表情。
老张见刘刚迟迟不肯说话。
于是便叹了口气说:“小刚,你要是觉得这件事情让你为难的话就算了。”
刘刚简单思虑。
忽然想起吴大海给自己说的事情。
镇上打算给他免费修建办公楼。
他正好在想将其修在什么地方合适。
 
第105章 老张的请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