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南山村。
总共二百七十八户。
一千二百多口人。
村子说大,也不算大。
说小,还有比这更小的。
但好在南山村两年前实行了整村道路硬化。
所以村子里的路算是通了。
可对其他有产业的村子。
路通了,就等于是前来了。
可对于南山村而言,路通了唯一的好处,那就是下雨天出门脚上不沾泥了。
村子距离南山镇七公里。
距离华南县更是远得离谱,足足有六十八公里。
偏远的地理位置。
外加没有多少平坦的川地。
虽说村子山清水秀。
可村里人总不能真的吃山喝水吧?
吴大海年轻时,也曾意气风发,企图带领南山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但经不起接二连三的失败。
到现在,五十五岁的年纪。
吴大海也失去了斗志。
爱咋咋地。
反正钱少不了他一分。
在这种大环境下,迄今为止,南山村依旧是华南县为数不多的还未彻底脱贫的村落之一。
而南山村的村民。
从报表来看,百分之六十的村民达到了脱贫标准。
实际上,还有足足百分之七十的村民日子过得相对艰难。
但是最近,一连串事情不断冲击着他们的思想。
先是胡总给了马二狗五十万。
后来刘刚利用后山那片果园,收入十五万。
要说村民不眼红,那是假的。
俗话说得好。
人红是非多。
大城市如此。
小山村更是这样。
当着村民的面,马二狗给刘刚下跪后。
那些之前被马二狗欺负过的村民。
非但没有感激刘刚,反倒是转身就戳着刘刚脊梁骨开骂。
“什么玩意儿?有娘生没娘养,赚了十五万就觉得自己能耐得不行,呸!”
“瞧瞧他那趾高气扬的样子,哼,他这种人,就算是再有钱又能咋地?”
“对了,听说这小子马上要顶替魏龙了。”
“啊?不会吧?这小子要是去村上当村干部,咱们还有活路?”
“是啊,瞧瞧马二狗,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更别说咱们这些老实人了……”
村里为数不多的壮劳力,在田埂地头,议论纷纷。
至于村里那些家里有闺女的人家。
倒像是看到了崭新的未来。
他们大部分人的想法,和袁小英如出一辙。
回家后,甚至有村民开始给在县城打工的闺女打电话。
“你这个月干完就回来吧,妈给你相中了一个对象。”
“闺女唉,你不是和刘刚是同学吗?你觉得他人咋样?”
短短几天时间。
刘刚在南山村的身份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人羡慕嫉妒恨。
也有人变着法子准备去巴结。
当然,这一切到现在刘刚还没有完全觉察。
他送走奇志,前脚刚进门,吴大海便和魏龙两人来到刘刚家里。
两人刚进门,吴大海作为村长还没发言。
三十二岁的魏龙,便板着脸,摆出了村委会副主任的架子。
“小刚,你说你一天做的这都是啥事情?”
&
第22章 魏龙心不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