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0章 大明好声音[2/2页]

明太祖的旅行青蛙 骄傲唢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灵哀寒的影响力,以比崛起更快的速度,迅速的消失,就像一阵风吹过一样,了无痕迹。
      但紧接着,另一股更大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应天府。
      唱歌,演奏!
      第一批的乐师,不仅可以在皇宫里演奏音乐给全应天府的人听,还能得到一份收入。
      如果演奏得好,还有可能得到皇帝的赏赐,甚至立牌坊,光宗耀祖!
      其中有个叫胡澈的,就因为锯木头锯得好听,被封为图书馆馆长,正五品的官呢!
      他那个木匠老爹,天天拿着木匠的家伙事,到东街的人才市场上待着。
      有不少人找他干活,他却全都推辞掉,整天只顾着吹嘘他那个儿子有本事。
      当着大官,住着大房子,手底下管着好几十号人,吃饭都不用自己做,有好几个丫鬟伺候着呢!
      听的直让人流口水。
      谁不想当大官?
      锯木头就能五品官,听说今年的金科状元,也才七品的监察御史吧?
      当乐师可比读书有前途多了!
      自己当不上,当个大官的爹也行啊!
      于是不少人,把心思放到了“音乐之声”上。
      只可惜自己不会演奏。
      元朝的时候,不少读书人科举无望,不得不投身到戏曲谋生存,连带着音乐行当也有一些兴旺。
      但到了大明朝,读书人重新回到科举的“正道”上,戏子成了下九流,敲锣打鼓变成了个人爱好。
      虽然还有一些技艺在流传,但普通人压根就不会想着当成谋生的门路。
      尤其是元末生的一代人,饭都吃不饱了,还唱歌呢!
      不过有些心思活络的人,还是找到了一条出路。
      既然有人会,那就跟着前人学就好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
      自己学不懂,就生个儿子让儿子学。
      为了让儿子成才,塑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是很有必要的。
      于是应天府的街头巷尾,经常能看到一群小孩子拿着瓦片木棍,叮叮当当的唱着童谣。
      而他们的父母压根就不管,因为就连父母辈,也在家里叮叮当当呢!
      但只是这样,还不够。
      必须与其他的学子多进行交流,才能找到自己音乐中的不足。
      只要你不是灵哀寒的粉丝,大家就可以合奏。
      骂骂咧咧是绝对禁止的,说话必须拿腔作调,要是能唱出来,那就更好了。
      就算非要吵架,脏话是不能说出口的,必须得用上合适的韵脚。
      吵不过就动手,那就不要怪小孩子连蹦带跳的笑话你。
      “小绿盆,调生菜,两口子打架要分开。你要你的花枕头,我要我的花铺盖...”
      歌词不够,诗书来凑。
      无论是秋闱上榜的举人老爷,还是屡次落榜不第的穷酸秀才,要是不能摇头晃脑的唱两句,那还真抬不起头来,搞不好还会有人怀疑你的身份是科考作弊来的。
      整个八月,应天府都洋溢着一股欢乐祥和的气氛。

第80章 大明好声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