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江家迎亲队伍在吹打声中走进小院儿。
领头的是一个高大挺拔的男人,肩上挑着一副担子,担子里放着猪头肉以及一些米酒。
虽然此时是正午。
但村里昼夜温差大,很多人都穿着厚厚的棉衣。
他却只穿了一件单薄的白衬衫,手肘处高高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
下身穿了一件军绿色的长裤,越发显得腿长。
日光打在他的肩头,形成一层薄薄的光晕。
有人接下他肩头的担子,又有人上递过去烟,他顺手将烟别在耳后。
然后笑起来道谢,剑眉星目,咧开一口白牙。
在场的大姑娘小媳妇纷纷红了脸颊。
村里自古有弟弟替哥哥迎亲的习俗,一个大婶撞了一下身边的女人:“这就是江家老二吗?不晓得叫什么名字?生得真是好!”
旁边一人立即叹了口气:“听说叫江行舟,年前刚从部队复员。”
大婶又问:“成家没?”
“没呢!”
“那正好,我娘家一个远房亲戚的丫头……”
“可别把闺女往火坑里推,我听说啊……”
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又响了起来,后半句话,黎小夕没有听清楚。
只是注意到那大婶听完旁边人的话,看男人的眼神立即就变了,简直像是在看一个绝症患者。
一阵繁琐的礼节过后,黎小夕被大红盖头一蒙,准备出门。
按照习俗,妹妹嫁人哥哥要将她背上花轿,嫂子要拿着红包在一旁护送。
“妹妹,哥哥送你出嫁。”黎小树在黎小夕面前蹲下,黎小夕乖巧地趴在黎小树背上。
从江家的迎亲队伍进门,黎小夕都一直乖巧地没有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
只要上了花轿,闺女就是别人家的了。
李梅兰哭晕了,被搀回了房。
丈夫李老汉蹲在墙角一锅接一锅抽旱烟。
黎小树每走几步就会故意停下来,田美华美滋滋递上一个红包。
这个红包俗称压箱钱。
相当于新娘子的私房钱。
哥哥在这个过程中停下的次数越多,给的压箱钱就越多,婚事也就越体面。
黎小夕知道,嫂子架势做得足,实际上红包里全是毛票,就算黎小树一步一停,她也得不到多少钱。
黎小树很快走到轿子旁边了。
按照习俗这是最后一停,然后新娘就要从哥哥背上下来,上花轿了。
这次田美华没有给红包,而是从怀里抽出一张五十的,大方地递给黎小夕。
这也是之前商量好的,江家来三百块彩礼,娘家回五十块压箱钱。
别说小夕是个傻女儿,就算是个正常姑娘五十块压箱钱也不少了。
周围人开始议论,纷纷称赞田美华这个嫂子大方,会办事。
田美华得意极了,高高昂起头颅。
谁知上花轿的鞭炮响完了,黎小夕接了钱并不愿意从黎小树背上下来。
周围看热闹的人眼睛一下子亮了。
难道黎家给的压箱钱,不止五十块?
一般新娘出嫁的压箱钱都是,新娘和娘家人提前商量好的,双方心知肚明,不会临时变卦。
黎小夕之所以不肯上花轿,只有一个解释——说好的嫁妆没给完。
黎家要继续显摆。
人群中立刻有人起哄:“对,小夕别上花轿,让你嫂子多给点压箱钱……”
江家人自然不着急起轿,他们巴不得新娘压箱钱越多越好。
因此对田美华和黎家的吹捧更是不遗余力。
所有人都期待地看着田美华。
田美华有些飘飘然。
&n
第3章 小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