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事、很败家,活生生把几百块钱送给了西安人。
这件事,似乎成了他心中的坎儿,一直隐隐作痛,但也不好说出口。这钱虽说是人家给的,但他清楚,郭艳艳是老板,有钱呢,就算如今狼狈不堪,可区区四百块钱在城里人眼里,又值几分钱呢?——这无疑于杯水车薪。
他不是狠心,他也想帮帮人家,可自己境遇怎样,他比谁都清楚。养着三个孩子,个个都在上学。
先抛开大国的学费不说,有人管呢,可自己家兵兵和兰兰,也需要不小一笔学费。
除此之外,还要买化肥、打农药、交电费、交公粮、油盐柴米酱醋茶,再生个小病吃点药……什么都需要钱,大国还小,只知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哪里想过他们做大人的难处?
今年,林老爷子也走了,王家庄的田地荒了,没人种了,秋后,再也收不到额外的粮食了。
这一刻,他才感觉到了一阵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苦恼。想想未来,他心里有些迷茫紧张,孩子大了,处处花钱。地也荒了,郭艳艳的钱也断了,他的底气突然间荡然无存了。
这次,对大国的大方,何顺很是看不惯。若是“希望基金”也有一天断了粮,我看你小子还怎么任性!
同时,对王喜盛也多了一层防备:我何顺什么情况,你什么情况,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做了老师就文绉绉的,到这时候抒发什么感情?把大国影响的左右为难。也不看看孩子究竟在我的门下,吃住在哪里?管得那叫一个宽!
这以后,何顺给大国的印象,一下子变得若即若离。有点小事,他就会讲一大堆道理,侧面教训两句大国。无非是说说,家里现在拮据,钱也紧张,要节约吃的,不能浪费。
大国不小了,会察言观色了。自爷爷走后,姑父变了一个人,因为再没了粮食进仓;上次给郭奶奶大方了一回,他又变了一次。
如今他们二人的关系,他看得出一步步在走向冬天。
王喜盛也是从上次看出来了,何顺似乎变了,变得很突然。
以前老人活着的时候,他一来王家庄,就去找王宽,王宽再去找他,他们几人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有时喝两盅,说说大国的事,心里开心的不得了。
而如今,人少来了,心也跟着凉下来了。
王喜盛隐隐约约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未来,何顺真的会像林大烟袋说的那样,这人心真的就会变了?
不用说未来,未来太久,就如眼下,离老人去世的时间才过去半年,他的尾巴好像已经漏出来了。
他也多了一层担忧。他没有给王宽提过这事,怕王宽觉得自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这以后,大国在生活上又开始谨慎了,处处留心,生怕惹了姑父生气。
如果真是那样,本来寄人篱下的日子,就更难过了。要说回王家庄,似乎不太现实,所以,他只能自求多福。
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证明给他们看,他是可以的。
第133章 任性的代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