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谁都不会想到,这钱根本就不是什么慈善机构寄来的,而是白洪亮叫外面的几个弟兄做的。
王德奎的家庭什么情况,白洪亮一清二楚,原想着叫几人帮他找找林一萍的下落,可两年多过去了,到如今还没个下落。
他心里有一种预感:女人可能遭遇不测了。
也罢,就当做了无用功。从这个年底开始,白洪亮叫兄弟们有钱了随时给王德奎的儿子寄些零用钱,一切权当是为自己赎罪,为他心中的“正义”二字正身。
寄钱写“希望基金”的事,也是白洪亮安排的。他的理由很简单,怕写其他的人或者详细地址,会引起王家庄人的猜测和怀疑。
难道是林一萍寄过来的?或者王德奎还在世上?如果给了这样的线索,那边一定会派人找过来。
他知道,山里人穷,也没钱接受良好的教育,大字不识几个,思想单纯,和王德奎一样愣头愣脑。
若真是走漏了风声,让他们出来寻人,定和王德奎的下场一样——不是走丢就是被人暗算了。
所以,干脆写个“希望基金”,以慈善机构的名义捐款,没人会多猜测什么。
这些事,王德奎一无所知,白洪亮有意隐瞒着,他打算以后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告诉他不迟。
王德奎见的世面少,人单纯老实,若知道他们在出力,一定会难受的,甚至会过意不去而拒绝。
他做他的,只为赎罪,图个心里踏实。
寻找林一萍的事,虽然希望渺茫,但几人并没有就此放弃。
王德奎不知道,白洪亮为了寻找他的妻子林一萍,他手下的几个弟兄也是费尽了心思。
他们白天干活,晚上有空了就出去走走,逢人打听一下,不管是四川人还是河南人,反正人越杂越好,能找到的几率也就多一些。
有时候,兄弟们会为了一个极其渺茫的线索,不惜一切代价,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也会从一个繁华的都市跑到一个交通极为不便的乡下去。
他们为此迷过路,也为此被外地人勒索过。也因为认错人而搞出不小的误会,甚至还动手跟人打了架——有人误会自己的妻子跟这些来历不明的社会人有私情?
这一路上,虽然艰难了一些,也花费了不少金钱,人力还有精力,最终却毫无回报,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放弃,总想着有一天奇迹就会出现。
这是白洪亮托付给他们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按理说,白大哥已经身陷囹圄,他们没必要如此折腾,为一个毫不相干的女人累死累活。
可是,这几个孩子很讲义气,他们知道,当初,要不是白洪亮安排他们逃跑,怕是没有他们今天的自由,定是和老大一样还蹲在监狱里呢!这一辈子,也就注定玩完了。
王喜盛算了一笔账,大国手里的钱已经不少了,两个孩子不出意外的话,这些钱完全可以用到小学毕业了。
郭艳艳给了五百,卖牛五百,乡政府还有补贴,这些钱加起来,在那时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王喜盛心里倍感欣慰。至少俩孩子将来读书的事再也不用愁了。
要说愁,就像红珠一样,不好好学习,是个问题孩子,不得已休了学,这才叫人发愁。
这个年,何顺和林乐萍抽了一点小钱,给大国和红珠一人买了一套衣服。
虽然王喜盛交代过,说把钱尽量节约着点,用到刀刃上,也就是读书上。
但他家的几个孩子都买了新衣裳,虽然是地摊货,但至少是新的。
所以,为了不让大国和红珠委屈,两家大人也给他俩买了一身。
买衣服的那天,正是龙窑街上逢集。那天,王宽来了,王喜盛也来了。
姑姑带着大国也去了,林乐萍带着红珠也来了。其实,这都是事先商量好的。
&nbs
第125章 盼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