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4章 极小规模内测邀请[1/2页]

重返博浪人生 偷名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喊声很大,在中山像附近的大坪里回荡着。
      场上一下就没了声音。
      大家都安静了下来。
      纷纷望向了喊话的男生。
      五山校区这边没有大一的学生,大多早就适应了学校生活,这个男生也没多紧张。
      众目睽睽之下,男生先向李泽礼貌道了歉:“抱歉啊,李泽,我不是针对你。”
      李泽摆摆手,示意无所谓。
      又不是正式场合,就是校友们围观温良他们装装逼。
      其中会有些内心澎湃的校友,会想要从温良他们这里听到一个如何能创业成功的‘公式。
      男生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个不仅温良看得出来,在场所有人基本都能看出来。
      莫欺少年穷嘛~
      刚才一直倚在车头上的温良直起身,望向男生,微笑道:“学长好,你想了解哪方面。”
      “经验吧。”男生有点不确定的说。
      温良略加思索,斟酌着说:“现在这个阶段,我们还在摸着石头过河,不好说有什么经验。”
      略顿,温良轻轻一笑:“一定要说经验的话,大概就是再选一次我仍然会去创业,不过我也得说一句,创业真踏马不是人干的事情。”
      “我们的经历各位学长学姐也非常容易了解到,现在我们走了一小段路,可以在这里跟大家吹吹牛,仅此而已。”
      大家能听得出温良的诚恳。
      都是报以微笑。
      “确实,这话说得没毛病。”
      “也对,温良他们经历大家基本都知道,如何处理商业上的竞争,也不可能有个模板经验,事物是一直变化的。”
      “不过听温良说创业不是人干的事情,总觉得有点欠揍,又觉得他把自己骂了进去。”
      “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男生也没有很失望,笑着表示了感谢。
      能来围观的校友们绝大多数都很友善。
      见状,温良做了个手势:“那就不多耽误了大家的时间了。”
      “好咧……”
      “……”
      温良他们前脚刚走,后脚校友群和BBS上就冒出来了大量讨论。
      其中BBS上直接置顶了一个帖子。
      【10级应数班温良跟他的创业团队今天回校现场实录,他们都好厉害啊!】
      发布这条主题帖子的楼主简明扼要的描述了温良他们一行在学校中山像广场的开放式即兴问答。
      虽然这次主要是李泽出面回应大家的各种共同疑惑,但帖子的着眼点仍是放在了温良身上。
      对温良的随和自然给了非常高的评价。
      强调说,根据网传消息博浪公司估值近20亿人民币,温良个人身价或达13亿,却仍像个邻家大哥哥一样耐心细致,不愧叫温良,真的‘温良。
      显然现场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校友在。
      才能写得这么清晰,又能明确突出中心点。
      帖子引发了校友们的广泛议论。
      “我还拍了视频,老实说,温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演绎了他的名字啊,也不怪之前10级数学系的美女学霸会当众给温良表白。”
      “温良很坦然,他也没藏着自己想要吹牛的心思,没有因为取得了一些成绩就牛起来,之前还有点锋芒,现在平和了许多。”
      “年前我还去博浪参观过,那时候就觉得像模像样了,规模也不算小,有个五六十人,当时没打探过什么,只知道是互联网业务,实在没想到会是小橙书!”
      “忽然发现温良开公司还是很有一套的,大家都以为博浪就是五六十人规模的小公司,可是他们在学校就招了超过300人的兼职开发哦。”
      “差点忘了这个,这么算下来博浪其实是个大公司规模,如果温良接受资本机构的融资,估计都快能上市了。”
      “这个暂时说不好,反正网上实传消息是博浪拒绝了所有资本的注资,原因五花八门的,有人说是这些资本都狮子大开口,要的太多。”
      “主要是从网上消息来看,博浪很挣钱,单日营收百万级,年营收就有三亿多,照这么发展下去,根本不差钱,没必要强行上市。”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刚开学就听说有大一新生拉着一帮人去创业,我都当笑话看的,年轻有梦想没错,就是有点急于求成,现在……抱歉,是我眼拙了,温良是个真大佬,就他说的走出一段路已经很多人一辈子都走不到的终点了!”
      “我就说一句,温良加油,早点更成功一点,到时候我好去跟一些朋友吹牛我校的大佬!”
      “哈哈,真实!”
      “……”
      2012年下学期一开学,温良同学在华工的名气就到了真正人尽皆知的地步了。
      这也是互联网行业的传播特质。
      …………
      10级应数班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是班会。
      在温良、陈嘉欣他们几个还没进教室之前,同班同学就已经叽叽喳喳了半天。
      话题中心自然是温良同学。
      梁娅萌之前还说过,新世纪以来,温良是第一个向华南理工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股份的在校学生。
      现在看来,很大可能会是捐款最多的在校生。

第104章 极小规模内测邀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