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五十六章 后市行情浅谈![2/2页]

重生之金融猎手 依稀初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见的。”
      “听说美国许多银行、金融投资机构,将数量很大的房贷合约,打包成各种分级债券进行销售。”
      “能具体说说吗?”聂远征似乎意识到这里面有些问题,忍不住问道。
      桌上,其余的人,听见房贷打包成债券销售的事情,心里也不由起了兴趣,尽皆望向苏越,希望他能继续说下去。
      苏越沉吟了片刻,继续说道:“美国是一个金融领域非常发达的过度,各大金融机构和金融公司,对于各种金融衍生品,可谓玩得炉火纯青。”
      “当他们发现随着经济的持续火热,房地产越发兴盛,房价只涨不跌,而购房者违约率又极低的时候,就开始动起了心思。”
      “房子是固定资产,虽具有一定的金融投资属性,但交易并不方便。”
      “房贷通常又是延续几十年的贷款,金融机构若想收回放出去的贷款,明显有着周期过长,风险不确定的因素。”
      “所以,他们便想了一个招。”
      “那就是把房贷打包成为一种特殊债券,在债券市场,销售给投资者,进行债务转移,这样……他们就能短时间内收回资金。”
      “更有甚者,会以这种打包债券为基础,开发各种金融交易衍生品,也就是所谓的杠杆加持。”
      “目前,在美国,这种债券和相关金融衍生品交易,很是火热。”
      “不但蔓延到整个债市,而且还扩散到了证券市场,所谓的‘资产证券化、债券化也被更多的美国金融机构接受,并乐此不疲。”
      “毕竟从过去的时间来看,这种债券的相对违约风险,确实很低,算得上是优质债,所以交易火热,也在情理之中。”
      “美国金融机构和从事相关交易的金融公司,对于这种‘资产证券化、债券化的发明,很是自鸣得意。”
      “当然……大家也都从中赚了很多钱。”
      “通过‘资产证券、债券化,将风险隐藏的次级债券,打包成为优质债券销售,然后通过各种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效应,将风险转嫁,并逐步深入整个金融系统核心,这就是所谓的‘次贷危机。”
      聂远征皱了皱眉:“风险层层转嫁,杠杆是加了一层又一层,这要是出问题的话……”
      他不敢想下去,只觉得美国的这些金融机构、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仿佛别出心裁地挖了一个金融黑洞。
      一着不慎,恐怕会拉着许多人陪葬。
      “资产证券、债券化!”
      众人听得入神,曹会长呵呵笑了笑,说道:“感觉挺有意思,倒也是一条新路子,解决了固定资产不易流通、不便交易的许多难题。”
      证监会的郝部长也点了点头,说道:“国内被这难题,困扰了许久,一直没想出办法,华尔街那些家伙,看来果真是聪明。”
      国内若是效仿的话。
      郝部长觉得,金融的发展,经济内部的活力,肯定还会再上一层楼。
      资金如同血液,融通越流畅,爆发力就越强,若是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债券化这条路,将社会活力资金,送达到许多以前无法到达的地方,那么对于经济的助力,就会越大,越能发挥金融对于经济发展的效应。
      “如果能够将这法子善加利用,自然是好事。”
      苏越沉默了一会,继续说道:“但‘恶魔一旦放出,就算给它加了一个囚笼,在资本疯狂逐利的本质下,也是关不住的,这种风险转嫁的杠杆,一层又一层地加下去,早晚会引爆更大的风险。”
      聂远征听见这话,心中突然警醒。
      他沉声说道:“越是便捷的路,往往风险也最大,这法子看似解决了很多金融融资、资产变现上的难题,其实内在的风险,随着规模效应的扩大,在无限增生,美国这样搞下去……恐怕早晚要出问题啊!”
      “嘿嘿……他们出问题不是正好吗?”
      黎部长笑道:“若美国也能像日本98年房价崩盘一样,陷在经济的泥沼里,那就是我们历史的发展机遇。”
      “哪那么简单,就怕是……到时候谁也无法脱身啊!”聂远征轻叹道。
      苏越见聂远征比众人想得都要深入,不禁感叹道:“果然不愧是金融界的泰山北斗,前瞻性的眼界,真是不一般。”
      就算发现了其中的风险,恐怕也没谁预估到其严重的后果。
      更别说什么‘次贷危机会引发全球金融风暴了。
      就算美国自己,在风险爆发之后,恐怕也没想到这场风暴,会席卷全球,造成数万亿、乃至几十万亿美元的财富灰飞烟灭。
      “这算是一种金融创新吧。”
      孙承宗想了想,说道:“风险是有的,但目前来看,也没有多么严重,不会影响目前的行情走势和经济走向。”
      众人点了点头,对于这话,都挺认同。
      苏越也知道,在事情没发生之前,说风险有多么严重,也只是危言耸听而已。
      所以他轻轻笑了笑,也没有接话继续说下去。
      “小苏,看来你的知识面挺广嘛。”黎部长感叹了一句,说道,“难怪你对金融交易市场理解得这么通透,应该都是从国外金融市场中学的吧?”
      苏越微笑道:“黎部长说得对,我对于市场的许多领悟,都是从国外金融交易历史中学来的,平时也喜欢看一些国外的经济著作、投资书籍等等,了解一些国外的经济资讯和时事政治。”
      他正担心众人对他表现出来的优秀能力有所怀疑。
      却没想到,黎部长顷刻间,就给他送了一个非常合理的理由。
      “哈哈……果然是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有原因的。”黎部长大笑,话语间,继续为苏越背书、站台。
      聂远征还在想着‘次贷危机的事。
      他旁边的郝部长,沉吟了片刻,已经向着苏越亲自问道:“小苏……你觉得对于我们监管层来说,怎么做,才是对于市场最有利的选择?”
      苏越看了一眼郝部长。
      沉默了一会,微笑道:“其实投资者们,对于监管层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秉公执法,不随意干涉市场就行了。”
      就这两条,苏越知道,监管层做起来也不会容易。
      毕竟A股是个难进难出的市场,每一支上市个股,都关联着很多人的利益,要想秉公执法,对于财务造假、连续亏损个股,对于操纵市场之人,一个个都严惩不贷,恐怕阻力不是一般的大。
      至于第二条,不随意干涉市场,就更难了。
      毕竟A股是政策市,加上又是纯粹的散户主导,监管层若不干涉,市场暴涨暴跌,恐怕领导们日子更难过。
      郝部长本以为苏越又会说一些长篇大论,却没想到只一句话,就结束了。
      不由楞了楞,然后才轻微地点了点头。
      他也知道监管层这个裁判做得不是很合格,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目前国内的金融交易市场还很脆弱,正确的投资理念并未形成。
      苏越所说的这两条,还任重而道远。
      聂远征知道苏越这话,再说下去,恐怕要触霉头,于是轻咳了一声,赶紧回过神来,转移了话题:“各位……如果国家社保基金,在此时入市,你们觉得合适吗?如果合适,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投资标的、什么样的主理人呢?”
      他这话一出,整个席间。
      除了郝部长、曹会长,以及早就知道消息的黎部长以外,其余得人,尽皆一片震惊,随即又无比激动。
      社保基金入市,这可是一块大蛋糕!
      谁若能吃到一块的话,无论是从个人名望方面,还是代为操盘的业绩、利润分成方面,那可都是令人垂涎、羡慕的巨大好处,而且,更重要的是……

第四百五十六章 后市行情浅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