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57章 三封书信[2/2页]

极品小太监 月愁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时间一旦拖得太久,火器的优势就会变弱,滁州也将变得不再那么稳固。
      如果没有这个长期的隐患,仅仅固守滁州,倒也是个不错选择。
      赵小乐一时没有拿定主意。
      他又看了秦思宁和太子的信。
      都是关于政务的。
      秦思宁告诉赵小乐,有了西厂后,京城的大权,基本上已经被她和太子掌控。
      这是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则是,东越人入境了。
      镇北王遭到了北海商会的突袭,遭受重创,而东越人借助这个机会,杀入了景阳腹地,连下五城。
      看到这里,赵小乐的手上不禁微微用力,竟然差点把信纸给捏碎。
      最担心的事儿,还是发生了。
      若是闽南的战事再拖上个几天。
      只怕真的大势已去。
      赵小乐的背脊上,都不禁出了一层冷汗。
      他接着继续往下看。
      秦思宁和太子并没按照赵小乐一开始的指示,收缩兵力,固守京城,而是指挥军队,帮助老百姓转移。
      为此,连吃数次败仗。
      被关在西厂的吕青白,出了一个计策,就是把金银之物抛到旷野之中,引诱东越人抢夺。
      拖慢了东越人行进速度之时,也避免了让大量老百姓遭到屠杀。
      景阳的北方地区,由于缺乏险要防守,大量的百姓只能长途迁徙,越过京城,往南方赶去。
      赵小乐看到这里时,不自觉地叹了口气。
      拱卫京师的军队,在二十万以上,再加上地方个部队,能归太子的调动的人数,名义上在四十万左右。
      但这只是个虚数。
      北方有不少地主和土豪,以及皇亲国戚,他们自己也豢养的大量私军。
      这些私军在战乱时期,也免不了劫掠和不听指挥的情况。
      加上长途迁徙的混乱,军队既要负责阻拦蛮兵,也要负责保护百姓,溃败后再被冲散,等赵小乐回到京城时,还有没有二十万守军,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若不是南方还有很多手尾没有完成,赵小乐现在就想骑上快马,奔赴京城。
      之后,赵小乐又看了看太子的书信。
      一看到太子的笔迹,他就想到了临走前,自己在太子嘴上的啵儿的那一下。
      好想再来一次。
      那次啵儿了一口后,太子几乎没有再和他讲过话,这次会来书信,估计也是因为不得不来信。
      信中,太子似乎忘了上次的事儿,也根本不提,只是夸奖赵小乐一番,说他在南方做得非常不错。
      还说让士兵协助百姓转移,是她的主意。
      让赵小乐不要责怪秦思宁。
      赵小乐看到这里,不禁摇了摇头。
      天下都是你家的,自然是你说了算。
      我怎么会责怪其他人呢?
      之后,太子叮嘱赵小乐,国事虽急,身体也非常重要,一定要赵小乐照顾好自己。
      看到这里时,赵小乐不自觉地笑了。
      说到底,太子还是关心他。
      看完这三封书信,赵小乐心里已经有了盘算,他拿起纸笔,先给恒侯写了一封信。
      赵小乐笔迹歪歪扭扭,只有他自己能看懂。
      他只能企望恒侯也能看懂吧。
      一共没几个字,“本侯悉知,然京城事急,容后再援滁州!”
      写完之后,又给秦思宁和太子去了回书。
      写道,本侯不日即将返京。

第457章 三封书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