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8章 定陶聚兵[2/2页]

兴汉使命 开先洞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泰山将军魏延,可以尽快的开展内部整肃工作。
      对于陶谦军,只要对方不挑衅,就不要理会。
      一切以建设泰山郡为主。
      泰山的水很深,一定要加倍小心。
      丹阳军,编制三万人,负责东海郡和琅邪郡。
      东海将军周泰,负责在郁洲山建设海军基地,巩固青徐海防,顺便建立补给基地。
      保证定陶军团的供给线安全。
      另外,组建机动队伍,下辖:
      红衣卫,编制一万人。
      铁壁将军陈到,负责定陶城南面的安全。
      白马军,编制一万人。
      镇东将军赵云,负责监视曹操军的动向。
      神威军,编制一万人,由兴汉军校毕业的骨干,再搭配上改造合格的青州黄巾军,混合而成。
      镇西将军马超,跟随刘正一起行动。
      组建定陶军团指挥部:
      定陶军团统帅:刘正。
      军团主簿:郭嘉。
      军团司马:贾诩。
      军团参谋:杨修。
      军团大将:太史慈,周泰,魏延,赵云,陈到,马超。
      定陶军团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十四万。
      刘正也是感慨万分,十年时间,兴汉军已经壮大到了可以随时随地抽调编组十余万大军的能力。
      想当初讨伐黄巾军,编制不足两万人。
      几年前讨董,也不敢超过两万人。
      如今地盘扩张之后,后勤保障能力大福度提升。
      这完全得益于兴汉大道的投入使用。
      定陶城中的粮草,已经达到了近五百万斛,足以支撑十几万大军很长时间了。
      再加上定陶城中军工企业的发展,可以为大军提供更好的后勤保障。
      刘正才有勇气聚兵十万,在曹操面前耀武扬威。
      贾诩说:“侯爷,咱们总算是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郭嘉也说:“侯爷,想当年咱们面对孙策一队兵马,都能吓得你神经错乱。”
      那段追着马跑的日子,还真是令人怀念哪?
      当初的咱们穷啊,要不要哄得鲁肃北上,只怕南山城能不能建立起来,都还是一个未知数呢?
      如今兴汉军厚积薄发,终于拥有人口一千二百多万,正规军四十万。
      只是幽州未定,后方不稳,咱们这样吓唬曹操,真的好吗?
      杨修说:“侯爷,其实等青州大学正式向兴汉军输送毕业生,再大举进攻,胜算更大呀。”
      刘正说:“德祖,你这样说话,将军们会恨死你的。”
      兴汉军不能停下脚步。
      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享受惯了,再拿起刀枪的时候,就没有几分斗志了。
      如今曹操军已经率先挑衅了,以荀??拖分静诺哪芰Α
      兴汉军要是中了曹操军的算计,那可是苦不堪言的。
      黄县的教训,就是明证呀。
      五万黄县百姓的死,谁来负责呢?
      区区一个司马朗,那一条贱命,怎么可能消除青州百姓的怒火呢?
      兴汉月报的陈琳,已经开始发表评论文章,把“黄县粮案”的罪魁祸首,指向了曹操军。
      兴汉军定陶集结,就是要给青州百姓一个交代。
      这是必须要有的态度,也是兴汉军为民请命的标志。
      兴汉军必须要让天下人明白——与兴汉侯的势力作对,是要付出代价的。
      兴汉军的大将们,都在了养侯而努力。
      刘正只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出战机会。
      赵云问:“侯爷,那些留守的人怎么养侯呀?”
      刘正回答说:“留守的人可以训练预备役呀。”
      当新兵走上战场,立下了战功之后,留守后方的将军,也能同等论功行赏。
      比如南山城输送一千新兵进入主力部队。
      当这一千人立下军功之后,兵源地的驻军将军,也会获得相应的功劳。
      要是为了凑数,弄出一堆废物点心来,赚不到功勋,那位兵源地的驻军将军,也活该受罚。
      这样一来,练兵的人才会好好练,用兵的人才不会为了兵源而折腰。
      腹地的驻军将军,就得拼命的训练出精锐的预备役,为前线输送合格的兵源。
      这样的办法,让所有的人都要想一个清楚明白——兵练好了,才有功劳拿。
      从而促使所有的统兵大将,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
      前方立功,后方也能获得对应的功劳。
      打了胜仗,大家都有功勋养侯。
      要是兵练不好,导致了前线失利,大家一起丢官罢爵吧!
      陈到说:“侯爷,这样一来,各位将军为了养侯。”
      前方的将领得拼了老命打胜仗,后方将领会千方百计练精兵。
      毕竟练出来的兵,可是要上战场挣功勋的。
      敷衍了事的话,很有可能两败俱伤。
      本来可以合作双赢。
      要是有人不识时务,只怕送到前线的精兵的战斗力会有什么缺陷吧?
      前线将领可不是傻子,连兵源的好坏都分不清了。
      一旦前线将领拒绝使用某个兵源地的新兵。
      那么对应兵源地的负责人,就会面临着降爵的风险。
      刘正就是想通过这样的办法,来调动后方的积极性。
      毕竟练兵也是一种投资,要是负责人不给力,只怕没有人愿意使用不合格的兵源。
      随着刘正的命令下达,后方掀起了大练兵的狂潮。
      冀州典韦练的重甲锤兵,可是破城的好手。
      幽州黄忠训练的重甲神弩兵,成了吕布的最爱。
      青州张?训练的大戟士,得到了陈到的青睐。
      张绣训练的枪骑兵,早就被赵云给预定了。
      李蒙和王方参照飞熊军,也练出了精兵,在神威军中大受欢迎。
      总之每个人都拿出了真本事,练出了好兵。
      安排好前线和后方的一切之后,刘正又过上了站在城门楼上看风景的日子。

第208章 定陶聚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