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2章 桃花诗会[2/2页]

兴汉使命 开先洞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花!桃花!我爱你!
      日上三竿也不起。
      ……
      众美捧腹大笑,蔡琰面红耳赤,涂鸦一首以嘲:
      不会作诗不会抄,强要学大家风骚;
      如今广众知羞否?纵是英雄亦折腰。
      卢毓自罚三杯,不敢献丑。
      卢秀学兄长模样,告罪罚酒了事。
      卢门七郎,仅剩刘正。
      刘正无奈,抄诗一首交差: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众美点头称是,有人展袖,书:桃花诗。
      到了这个份上,本来盛会,即将进入点评阶段。
      众美见陈到和郭嘉,模样不赖,心生喜欢,强邀献诗。
      郭嘉推却不过,勉强献诗:
      昔日明月照颍州,来时却到洛阳楼;
      七瓣桃花谋香切,三樽米酒觞中悠。
      卿应怜我相思意,吾必慕君一靥愁;
      最恨秋香成故事,春悲夏泣水东流。
      众美娇笑,忙问诗题。
      郭嘉余兴寥寥,随口一说:“思乡!”
      众美饶过了郭嘉,又开始为难陈到。
      陈到也豁出去了,直接抄诗:
      此刻殷勤暂借词,花中有誓两心随;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意绵绵无绝期。
      蔡琰大喜,引陈到为知音,遂亲问诗题。
      陈到回答说:“长相思!”
      蔡琰挥毫疾书,更题诗一首,以表情意:
      君欲与我长相知,桃花宴会正佳期;
      红颜二八应思嫁,公子纶巾自娶时。
      修发裁衣添秀色,读书认字涨才知;
      人间七月音书递,夸马京师自此随。
      众美见蔡琰有意,于是就饶过了陈到。
      先是点评蔡琰的诗:
      叙时论今,忧国忧民;不失才气,不失情怀;巾帼红颜,胜似丈夫。
      再是袁绍的诗:
      短短四句,包罗万千;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任县风流,千秋一梦;不负家邦,不负红颜。
      曹操的诗:
      遥相应和,总角难猜;丈夫奇志,感地动天;女儿有泪,君子有情;可惜许国,不得顾私。
      司马懿的诗:
      人小口气大,奈何未长成;
      待到毛齐日,再来与众争。
      卫仲道的诗:
      粗鄙不堪,才识不足。
      商贾之流,辱没祖宗;文难济世,武不张弓。
      刘正的诗:
      倒也切题,奈何念她;拥美思美,自是奇芭;若是无意,何必贪花;山高水长,余情自夸。
      郭嘉的诗:
      心中有人,不再有他;诗以咏志,才情亦佳;风流不负,大浪淘沙;他日情定,劝赏红花。
      陈到的诗:
      既此缠绵君不误,桃花诗会自呈情;
      英雄俏面佳人喜,莫待来年与客争。
      蔡琰落落大方,将自己手抄的几首桃花诗,相赠陈到。
      陈到身无长物,唯以腰间长剑相赠,并说:“此剑随我战南阳,擒韩忠,南征北战,添功无数。今赠知己红颜,以为守护之意。”
      蔡琰收了长剑,两人就算是定情了。
      只待七月佳期,就能成全一段佳话。
      含香有意曹操,欲以香帕相赠。
      奈何曹操,正与卞氏如胶似漆。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含香只能悻悻而归。
      十美之九,择了袁绍,从此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十美之七,居然选择了,小屁孩,司马懿。
      待到公子长大成人,便是姑娘议嫁之日。
      众美均获意中人,独弃含香。
      这一届的桃花诗会,是成就最高的一次。
      兴汉七十二才子的大名,从此名扬天下。
      关于这兴汉七十二才子,是野史自传的:刘正为首,甄宓其次,郭嘉第三……
      共收录七十二位,兴汉军中的文武才俊,取其传世佳作,编撰而成。
      至于陈到,名列第十七位,比起妻子蔡琰,逊色了很多。
      常常夫纲不振,倒也后宅安宁。
      刘正能够排第一位,全靠纪效新纲。
      无论做人做事,都被世人奉为经典。
      回到酒侯府中,众人先恭喜陈到——抱得美人归。
      陈到说:“侯爷,蔡郎中为人固执,我要娶他的心头肉,任重而道远啊!”
      刘正问:“奉孝,你有什么办法吗?”
      郭嘉笑着说:“叔至放心,除了洞房,其他的一切,都包在我身上。”
      陈到说:“军司马,可不能开玩笑啊!要是文姬有什么闪失,我会跟你拼命的!”
      刘正也郑重其事的,告诉郭嘉——千万不要轻敌。
      以卫仲道的脾气,和豪强世家的,行事作风;一定会采取,激烈的手段,来报复陈到和蔡琰。
      郭嘉记住了,这可是酒侯府,最大的喜事。
      要是出了什么岔子,他也没有脸,再以兴汉军,第一参谋长自居。
      婚礼的筹备,交给了兴汉商会,洛阳城分会。
      然而还有一个大问题——谁来说媒呢?
      关键是替陈到说媒,这就涉及到了,身份地位问题。
      说媒的人,要是份量不够,这桩美事,恐怕难以成全。
      刘正决定亲自出马,说服恩师卢植,替陈到向蔡府求亲。
      一顿范阳烧酒之后,卢植醉了,半醉半醒之间,对刘正说:“七郎,要换了是你,为师可以,豁出去这张老脸,替你走一趟。”
      卢植可不糊涂,为刘正求亲,他可以认。
      然而替陈到求亲,以蔡邕的脾气,只怕是朋友,也没有得做了。
      卢植可丢不起这个人。
      刘正劝说:“卢师别尽往坏处想,凡事都得往好处想。要是成了,以后见了蔡郎中,不是更有面子吗?”
      卢植心想,七郎的话有道理。
      万一要是成了,以后蔡邕见了自己,得先行礼,道一声——老大人!
      这件事情,想想都有趣。
      看来这说亲的风险虽大,却是值得一试。
      面子险中求,为了让蔡邕先行礼,这趟媒,得保!
      卢植酒醉,思维转换的速度,迟缓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步——只想着拿捏蔡邕。
      他完全忘记了,蔡府求亲——其实是,抱着炸弹跳坑。
      卢植说:“七郎,十坛天下贡酒,为师替你走一遭!”
      刘正喜出望外,大吼一声:“成交!”

第122章 桃花诗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