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便练得一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活命本事,若不是这般,我这脑袋早就不知道扔在哪了。
所以他不会说谎话,可不代表我不会。
我看着面前一脸失望的大胖子,本想安慰他两句,但是楼下那声音大到震天响地的破锣嗓便传了过来——
“岁岁!你家妖相拒婚啦!”
我大晋朝除了那个一家子都不是正常人的皇室之外,没有霍乱后宫的妖妃,也没有民间相传的妖怪作乱,唯独这个叫做陆少颜的妖相十分出名。
陆少颜自三年前一举成为都城的新晋状元之后,他便像开了挂一般官阶飞速上升,直到今年一跃成为了我大晋史上最年轻的丞相,且打破了朝堂上多年外戚强大的局面,每次都能精准的掌握外戚党的动向,成为外戚党最大的劲敌。
但是不论陆少颜在朝堂上多么厉害,在我们大晋少女心中都不重要,陆少颜之所以能在我们少女圈里被奉上神坛,完全是因为他那张长相极其妖孽的脸蛋。
细腰窄背,凤目剑眉,眉梢眼角处处藏情,似狐狸一般勾人。甚至连身居深宫的长公主也拜倒在他的石榴裤下,时不时就要搞一出“你不喜欢本宫,本宫还不如去死”的自杀戏码。
甚至除了他长相勾人却一副禁欲相的反差萌之外,他还不怕死。
而我和陆少颜最大的不同就是,我怕死,于是我总要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每说一句话都要似鸡崽儿一般惊恐。
可他虽然不怕,而且时常作死,但他每次偏都死不了,比如说这次,新嫁娘被抬到了大门口,却被站在门口的陆少颜的一句“我不娶”将花轿拦在了大门口。
谁知道那新娘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待陆少颜“不娶”二字一出,那本应该出来哭唧唧的新娘子竟然半点声音未出,当众人都赞叹此新娘好定力的时候,一阵妖风刮过,那顶轿子一下子被掀翻在地,待喜娘急急忙忙掀开轿帘准备将新娘扶出来的时候,哪知道那轿子里面竟然连个人影都没有。
众人哗然,纷纷讨论着陆少颜和新娘子谁更丢脸一些。
讲到这里时,我的闺蜜谢兰兰正吐沫横飞的嗑完了一大碟瓜子,我将茶壶递过去,只见她对着茶壶嘴儿便将一壶茶灌了下去,然后拍了拍手对我道:“岁岁,你这绿帽子倒是没有戴稳当哦!”
谢兰兰是礼部尚书的独女,是我们都城行走的八卦机。一副破锣嗓子平白糟蹋了她的好容颜。而且俗话说物极必反,谢兰兰她爹有多陈旧迂腐烂书生,谢兰兰便有多叛逆放纵,在她身上,《女德》《女经》便是比厕纸还低的存在。
谢兰兰今天一早便代我去丞相府瞧热闹,却没想到真被她给瞧了个天大的热闹回来,然后便在我相亲的尴尬场面将我救了回来。
我琢磨着这陆少颜的身份颜值乃是我们大晋顶尖的人物,虽然他往日浪了点,但是却依旧有那么些不长眼的姑娘往他身上扑,我不巧算是病入膏肓的一个。
妖相有毒,唯瞎可医。
这新娘子算是眼瞎界的个中翘楚,像我这般上赶子攀陆少颜的人都能从都城的东门排到西门,可这新娘子却是将绿帽子妥妥地给陆少颜戴了上。
真是个人才!
我这边刚准备跟谢兰兰续上一壶茶好好夸夸那姑娘,我哥许念便自带一股子怨念一屁股坐在了我的面前。他两只眼直勾勾的盯着我,熬夜出来的大眼袋能耷拉到胸上,活像个神经病。
我吞了口口水,对着许念打了声招呼:“哥,你今天怎么有空……”
“少废话!”许念一掌拍在了桌子上,桌子上的瓜子盘被震了三响,谢兰兰看着神经病一般的许念也不敢造次,只咽了咽唾沫随手揣了一把瓜子进了挎兜,然后……溜了。
我看着没有半分义气的谢兰兰,喊了一句:“你!”
我看着谢兰兰提着裙子溜走的背影,便想提着裙子向门外追去,却没想到被我哥提着领子抓了回来,按在了椅子上,他一股子邪气从四面八方将我包围住,然后阴森森地道:“还想跑?”
“不敢不敢,哥哥你最大……”我殷勤地将谢兰兰剩下的一丝茶水给许岁倒上,然后继续装傻:“不知哥哥找妹妹是有何事?”
他又一掌拍在了桌子上,冷哼一声:“臭丫头,你还以为能瞒住我!说吧,你是不是将我的镇店之宝拿给陆少颜献宝了!”
虽然我和我爹都在朝为官,但我哥许念却是个商人。几年前他拿了我爹的老本和我的嫁妆在都城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开了个金店,生意赚的不比赔得多,全靠我和我爹的俸禄才能勉强糊口。而他的那个金店往日好东西没有啥,全靠一只细细打磨、浴火不溶的男款金簪作为镇店之宝。
而昨晚,我却将这只金簪偷了出来,夹着我三年那满满的爱,送给了陆少颜作为新婚贺礼。
我本以为那是我与陆少颜最后一次的牵扯,于是拼着跟我哥撕破脸的态度将那金簪偷出来。可是谁又能料到,今天他这个亲就不成了,搞得我都不知道怎么跟我哥解释。
于是本来想装作斗鸡的我现在只能变成一只鹌鹑。
我哥最讨厌我这般不说话装柔弱,可我一般没理的时候,便喜欢装孙子。他骂骂咧咧了半晌,见我依旧不说话,自己却像个骂街的泼妇一般惹人围观,于是便扔下一句“回去收拾你”之后,甩手而去。
我叹了口气,一边编排着我今天到底要用什么理由来搪塞我老爹这场相亲的不欢而散,一边往回踱着步子,步子一细,便拖到了月上梢头还没走回府中。
俗话说半夜不回家准没好事,于是我便被面前的人给拦下了。
面前的人浑身酒气,逆着月光而来,我看着这身形十分眼熟,却不敢轻易认出来。这大晚上的,怎么可能是陆少颜?
第一章 送亲与送葬(一)[2/2页]